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然而,使我最敬佩的人却是我们的班长梁恒健。
记得有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老师只是发了一张试卷,说:这节课你们的任务是完成一张试卷,写完了交给我才可以放学。说罢,便端起水杯慢悠悠地走出了教室。我看了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就要下课了,于是我迅速地开始了填写题目。可我正在写最后一题的时侯,却遇到了一只拦路虎:一道难题。我的脑子却一片空,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陷得越深;越急,却怎么也想不出答案了。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个个像快乐的小鸟儿去办公室交了试卷,我心急如焚。这时,助人为乐的班长见我很焦急,便走过来问:你怎么了?我就把难题告诉了他,他二话不说,细心地给我讲解了难题,直到我想出正确答案。我连忙说:对不起,耽误了你的放学时间。没什么,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他微笑着对我说。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更佩服他了。
延伸阅读
人物描写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描写教案 篇1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人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教学时我抓住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第一个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我让学生画严监生摇头的动作和伸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第三个片段抓住了凤辣子的语言神态描写。这一课既是课文也可以作为指导写作的范文。我在教学时读写结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这课时,第三个片段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是不常用的,学生对这些词不理解,也读不通顺,于是我采取了领读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读,然后挑读,并引导学生简单地理解了句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将从《红楼梦》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人物描写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引导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
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摇曳多姿、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他们的风采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人物描写一组》。
二.提炼写法
(一)总结文本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哪几位
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电脑出示三个人物头像)
2.回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⑴小嘎子给人的印象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永不服输。(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鼠标,链接到小嘎子页面)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写的,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方法。
⑵指读《临死前的严监生》,思考《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⑶指读《林黛玉初见凤辣子》,思考王熙凤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王熙凤很泼辣很张狂,这从对林黛玉和贾母的侧面描写可以体现出来;说话见风使舵,这从作者正面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知识迁移,归纳课外文章写作特点。
1.进行中国古典名著的片断阅读,强化训练所学方法。(教师课前给学生印发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四个人物片断描写让学生熟读),课前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这四个名著片断,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说说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生讨论,汇报。(汇报时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相应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画面。)
汇报曹操人物特点,短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写出了他的生性多疑和礼贤下士。
汇报林黛玉这个人物,做着抓住林黛玉临死前的语言和动作、神态,写出了她的体弱多病和孤苦伶仃。
(三)游戏拓展,反向强化写法。
以《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为谜面,猜出谜底是《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电脑出示: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
人物:李逵。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还有斧头,都是李逵的特点。
电脑出示“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
人物:花荣。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动作和语言上可以看出箭术高超的人物特点。
电脑出示:“听了大惊道:‘这三十馀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从人物的语言上可以看出这人和陆虞侯有深仇大恨,写出了情节上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总结写人文章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细致地写,恰当地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3.可以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
三.课堂练笔
(一)运用所学人物描写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
1.出示习作要求:“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父母、老师、同学……这些人很值得我们记录下来。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最想记录的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字数150字左右。”
2.学生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
3.习作汇报,学生评价。
注意结合课堂总结的写人文章的写法、人物特点、语言词句等多角度进行评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四.拓展欣赏
教师出示自己的习作,标示人物描写的地方,配乐诵读,生欣赏。
“终于,我从沈阳回来,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进家门,便看见父亲迎在那里,好像一直等着我似的。他不说话,两眼直盯着我,从头顶一直打量到脚上。我正要嘲笑他的大惊小怪,他似乎已经察觉,立刻扭转头,大踏步地走进厨房里,片刻之后,便接二连三地唤我吃饭。饭罢,父亲照例坐在沙发上看报,我在一旁和他闲谈。困倦袭来,我忍不住将脑袋靠在他的肩头。父亲的肩头微微一颤,却没有动。我从小就恼恨他没有文学作品中的父亲那高大魁梧的身材,更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威望和财富。可是,这一刻,他的肩头就像粗壮的老树,供疲倦归来的我贪婪地依靠;像一座山,托着我跋涉求索的希望。家,此刻就挑在父亲的肩头上。
翌日清晨,我醒来时,正睡在我那张无比宽敞、温暖又舒适的大床上。
人物描写教案 篇3
学习第七组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任务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本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篇,怎样开好这个头为后面的学习作下铺垫呢?我认真阅读了这篇短短三百多个字的文章,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学生一读就明白,但如何让他们体会并学会作家的描写方法呢?
一次课间看男孩子们玩耍,我突然有了灵感,对,就让孩子们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演出来。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形象后,要学生再认真地读课文,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明白,然后找两位同学,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演出来。其他同学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了。“演员”演戏,“导演”说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在评价的同时,学生不仅抓住了任务的动作,还从动作中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演完后,我适时对课文内容(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要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搬不动他)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把推、拉、拽、顶放大,想象画面,小嘎子是怎么推、拉、拽、顶的,把他的神态、动作描写下来。因为学生对课文已经非常熟悉,对作家的写作方法也有所感悟,所以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能突出细节描写,为本组习作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人物描写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激趣导入
1.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而牺牲的老班长……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
2.激趣导入: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板书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读题,注意“嘎”读 ɡǎ。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正音:
精神抖擞(sǒu) 裆(dānɡ) 挠(náo) 拽(zhuài)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4.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嘎子”,体会特点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并勾画出文章中描写小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句,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小嘎子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1)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读句子,说一说小嘎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和同伴讨论讨论。
生1:我从小嘎子摔跤时“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可以看出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的特点。
生2:小嘎子摔跤时有自己的战术,他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想巧胜对手。
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画面,读出当时的情景。
评价学生的朗读。
(2)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读句子,找出描写摔跤时的动作的词。
生1:作者用了“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词,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摔跤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
指导学生边读并配上动作体会。
评价学生的朗读。
3.总结学习方法。
师:我们在学习时通过入情入境地阅读,并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特点,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这种“读——品——想”的方法对同学们读懂课文会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
四、对比阅读,感受形象
1.小嘎子是与胖墩儿在比赛摔跤,作者不光生动地刻画了小嘎子的特点,还描写了的动作、语言,特点鲜明。用“____”标出描写胖墩儿动作的词,并细细体会。
2.运用刚刚的“读——品——想”的学习方法品读重点词句。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从“跳、退、闪、叉着腰”的动作可以看出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能手。)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小嘎子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五、情境朗读,再现“摔跤”
1.对照课文中的语句,把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场面表演出来。
2.分组表演,全班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过渡:通过刚才精彩的表演和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填聪明、活泼、顽皮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填沉稳、憨厚、老实等等。)
2.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3.总结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
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七、迁移阅读,读写练习(作业)
1.拓展阅读《小兵张嘎》
2.读写迁移练习:写一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第二、第三回合。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
活泼调皮 沉稳憨厚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在前段时间,老师又一次阅读了《儒林外史》这部古典名著。有哪位同学也读过这本书吗?(师生简单交流读后感受)
2.补充介绍《儒林外史》的相关资料。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片段,就是选自《儒林外史》。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严监(jiān)生 诸亲六眷(juàn) 两茎(jīnɡ)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学生自读思考,互相交流读后感受。(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纵向比较,感悟“吝啬”
1. 观察课文插图,找出课文中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并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读读、想想、议议。
3.品读重点语句。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句子,揣摩人物内心,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又会想些什么呢?
师范读课文,生想象当时画面,并交流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出“总”“伸”等重点词语。
师:这时的严监生已奄奄一息,可这时他却总不得断气,为的是什么呢?他伸着两个指头,为的又是什么呢?
生1:严监生已奄奄一息,可这时他却总不得断气,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他伸着两个指头,为的还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
生2:如果他能说出话的话,那么他会直接说出来。
生3:从这一系列动作中,我能体会到他是多么吝啬。
4.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展开想象,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5.过渡:当见到严监生这一异常举动时,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来猜问他的心思,最后还是赵氏了解他的心思,一语中的,严监生这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人物描写教案 篇5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是选自徐光耀写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的《摔跤》;选自老舍先生写的《骆驼祥子》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中的《两茎灯草》。这三个片段都是描写人物的,因此教学本课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外,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学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作家描写时的侧重点。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抓住“两个指头”,走进守财奴的'内心。
《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课文抓住他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细节,狂追不放,让学生理解“此时此刻,严监生想说什么”,以这个问题来理解临死之前的严监生,急于想说什么,进而走进他的内心,理解严监生吝啬、小气的形象。学生细读文本,找出了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我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严监生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他想说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严监生内心的焦虑越来越迫切,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严监生的心情从失望到绝望到崩溃。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正是作家抓住人物动作、肖像、心理及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才达到如此效果。
2.教学收获(思得)
运用表格,分辨异同。
三个片段都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同时还有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但是三个片段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为了让学生更清楚之间的不同,我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表格理清三个片段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悟体会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学生明白了相同之处是三个片段都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鲜明。不同之处是《摔跤》侧重动作描写;《两茎灯草》细节描写突出;《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侧重于祥子的外貌描写,写出了祥子结实健美的身体,表现了祥子旺盛的生命力。
3.不足之处(思失)
课上完了,回顾整节课,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整堂课的教学中,很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都是我抛出问题,学生努力去解决;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没有激发出来;自主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没有很好重视,在以后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改进措施(思改)
在以后教学中,需要增加游戏环节,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把学习到的人物形象进行回顾,拓展补充阅读涉猎到中外经典名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面,加深对人物描写方法的领悟,为写作中的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人物描写教案 篇6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22课,包括《临死前的严监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这组课文用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下面是我对《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教学时我抓住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
第一个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
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我让学生画严监生摇头的动作和伸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第三个片段抓住了凤辣子的语言神态描写。这一课既是课文也可以作为指导写作的范文。我在教学时读写结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这课时,第三个片段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是不常用的,学生对这些词不理解,也读不通顺,于是我采取了领读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读,然后挑读,并引导学生简单地理解了句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将从《红楼梦》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人物描写教案 篇7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这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这篇课文里安排了三个片段,其一是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其二是临死前的严监生,其三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初读课文的时候,我真有些奇怪,这篇课文为什么安排这样三个片段,无非就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细细揣摩了这三个片段,我才发现,我最初的理解的确是太过粗浅。每个片段都有其特别之处。
于是,我安排了三个课时学习这篇课文。学习每个片段之后都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们用以致用。
学习了《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后,我带着孩子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的特点。孩子们对这样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样正式提出来学习,还是第一次。于是,我给了孩子们十多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写同桌的一个特点。多数孩子写得不错,还有个别的孩子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课时,我安排孩子们自学了片段,然后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但是孩子们只知道作者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来描写,并不知道文章里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孩子们听我介绍了这个方法后特别高兴,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依然写写自己的同桌。可惜的是,孩子们写出来的片段符合要求的并不多,文字里的确有不少的侧面描写,但是与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也理解孩子们,这样的一次训练不会有多大的成果的。
第三课时的任务就比较重了,因为这个片段都是节选自《红楼梦》的片段,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特别拗口难懂,很不容易读正确,既要将生僻字读正确,还要正确断句。我在课前听了一些朗读,都是不同的'读法,比如有的录音将“缕”读成lou的音。经过认真地比对查相关资料,我才确定了文章的正确的读法。在上课的时候,我将这个部分当成了学习的重点。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反复朗读了这段生拗的文字,然后引导孩子们从这段外貌中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最后总结外貌描写的方法。这段外貌描写非常华丽,也很讲究很精细,作者首先是总写,然后分写,在分写的时候又是先写的首饰和装饰,后写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外貌描写都体现了王熙凤的一个性格特点——奢华。课文学完之后,我让孩子们写写同桌的外貌,按一定的顺序写,同时所有的描写都要体会同桌的一个性格特点。这下可难倒这群孩子们了,不过他们可高兴了。不管他们有没有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一个个都笑逐颜开的,哈,这是文字的魅力啊!
作为语文教师,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我们才能用好教材,教好孩子。
人物描写教案 篇8
学情分析:
写人记叙文是整个中学阶段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往往写得不够鲜活丰满;同时,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体现在套路化、模式化的语言占据人物描写的“半壁江山”。
人物描写“千人一面”,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这类文章时,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和环境等,通过范文示例和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水平。
效果分析:
从教师本人出发,这堂课基本按照预设进行,总体上是比较顺利,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落实。但在练笔环节,因时间仓促未能通过投影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本课的参与积极性很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尤其是最后的练笔,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基本掌握。
教学反思:
1、教学环节的设计十分清晰,抓住人物个性特征贯穿始终,由斟字酌句到外貌描写到动作描写,最后到语言描写以及学生自主练笔各个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2、教学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生活动充分,教师引领自如,注重让学生感悟总结经典片段的手法运用。学生练笔展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关于不足:练笔之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展示修改补充的作品,将教学目标切实落实好。板书的书写还要加强练习,语言上尽量避免“是不是”“这个”等口头禅,争取做到用语规范、字正腔圆。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上课时几乎是面无表情。今后要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绘声绘色,充满热情和感染力才好。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小人物作文大全
我又懒懒地爬在课桌上。
我的座位在窗户边,我不喜欢和别人在一起谈笑风声。我只喜欢一个人座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天空,或是看小说。开朗,幽默,优秀,这些词好象永远都和我疏远。我只是一个小人物。
老师又在给那些优等生谈话,尽是些要努力呀,我们班就靠你了。
最近怎么瘦了,晚上睡早点哦。不要学的太辛苦。真是无聊。不过我只是一个小人物,说他们干什么。
班里每次举行联欢会,我都只有看的份。虽然我很想参加,但我又是什么呢?一个小人物罢了。
平平淡淡才是真嘛也不知道是谁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真的吗?那为什么那些平凡的人没有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只是一些名人,伟人。我只觉得只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虚伪。不过,我有什么资格评价他们,我是谁?一个小人物。
小人物的心里也是狂热的,我可以感觉的到。我希望和他们一样,当红花。为什么我只有当绿叶的份,因为,我是小人物吗?怪。每当老师在班里点名的时候,我只有把头压的低低的,写作业。老师不会到我的名字,好的里面没有,坏的里面也不可能有。每当学校发奖的时候,我会让我的眼睛一直盯着脚尖,因为,我是小人物,不会有大作为。
我其实什么都会,我会唱歌,我会弹钢琴,我会画出很漂亮的漫画,我会在网上打游戏但有谁会知道这些,我是小人物嘛!怎么会有人注意。我不知道我应该怪我自己,还是怪别人太好。因为我是小人物。
以上便是小人物的第一件大作为,希望不要上了大家的眼球。
精选:小人物作文大全
每个人都有他崇拜的人,也许是有名的歌手,也许是著名的作家,可令我崇拜的是一些平凡的人清洁工人。是这些人让我们的城市干净整洁,是这些人每天起早贪黑的打扫城市卫生,这些人是多么伟大啊!
记得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在马路上,看见一群铲传单的清洁工,我看见一个清洁工站在一根电线杆前,正准备铲时,他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似乎在看传单上的内容,过了一会,他的手又缩了回来,提着小桶走了。
我心想:这个人太不负责了,要是荆州每个人都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城市该有多脏啊,我一边在心里责怪这个人时,一边走了过去。当我看到传单上的内容时,我感动了,原来传单上是一个母亲写的寻子启示。原来她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张启示然后帮助这位母亲。我走上前去,看了他一眼,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头发白了一半,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单薄的衣服上布满补丁。看着他远去的身影,突然间我觉得他变的十分伟大。
从此以后,我看清洁工人的眼神里都带有几分敬意,是这个清洁工人让我崇拜,是他让我学会了爱。
描写草莓的作文作文作文大全
你们想知道我爱吃什么水果吗?猜对这个谜语你们就知道了。
红果子,麻点子,
咬一口,甜丝丝。
哈哈!就是草莓。
草莓红彤彤的,像穿了一件红色的外衣。它的形状尖尖的,还像一颗小小的爱心呢!
摸一摸草莓,你肯定会感觉很粗糙的。因为草莓的外衣上有数不清的小麻点。
闻一闻草莓,非常香甜,这香味让人垂涎三尺,真想立马把它吃掉!
尝草莓之前,要先把它洗干净。洗完了的草莓个个水灵灵的,像可爱的小姑娘。草莓吃起来甜甜的,让人口齿生香。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水果草莓,你们想不想吃呀?
精彩点评:晓晴笔下的草莓真叫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小
描写螃蟹的作文作文大全
今天,妈妈买了两只螃蟹,我对这两只螃蟹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抓了一只来玩。
我先用小刀来刺螃蟹,发现螃蟹像盾牌一样的外壳是青色的,像大刀一样的大钳子是白色的,上面长有黑黑的毛。我攻击它时,它就像一位穿着盔甲的战士,一边用大钳子夹人,一边后退。不过我还发现,我用小刀时,它不敢和小刀比,如果用牙刷会怎么样呢?我怀着好奇心,拿着牙刷,伸向螃蟹,它猛的一夹,吓得我扔下牙刷,躲到角落里去了。妈妈看见了,连忙说: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这下我才放心了。
我又拿起牙刷,准备和螃蟹再一次战斗。我一看水槽里,螃蟹呢?我眼睛盯着水槽,你怎么啦?没没什么。咦,螃蟹呢?妈妈惊讶地问。我们找找吧,妈妈。好。我趴在地上,四处张望,又在电冰箱底下找,也没有,我气急败坏,心想:这小子,还没有战斗,就先开溜了,真没出息。豆豆,你快过来,找到啦!我一听,飞奔过去,一看,原来螃蟹也要做准备工作啊!那螃蟹趴在电饭煲旁边,正在暖身子呢!我想我也在做准备工作,让它也暖和一下身子吧!
战斗开始了,我做出了一个很骄傲的表情,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它。螃蟹挥舞着沉重大刀,我挥舞着牙刷。呀我喊着跟它打起来。它用一钳子夹住牙刷不放,我只好把它翻个10(8)脚朝天,才把牙刷拿出来。看来,要战胜螃蟹可不容易啊!
描写荷花的作文作文作文大全
在市民广场的水池里,种着许多美不胜收的荷花供人观赏。
一到夏季,种有荷花的那一块池塘就会被那绿油油的荷叶所覆盖了。相邻两片荷叶之间会冒出几朵大大的荷花和纺锤般的花骨朵儿,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其中。
你们看,那一些亭亭玉立的花骨朵儿有的含苞欲放,似乎已经蠢蠢欲动了;有的才露出花苞,也才只有一丁点儿的清香,但蝴蝶却已经绕着它转圈了。已经怒放的荷花更美了,简直就像是凌波仙子,那粉红色的花瓣衬着那鹅黄色的宝石般的花蕊,再加上浓浓的芳香和来做客的昆虫,完全就是锦上添花呀!
荷叶是翠绿的,带着淡淡的嫩黄,那一大片的荷叶,一大片的翠绿,别提有多美了!那些粉红色的荷花儿,如同粉钻点辍在绿色的天地之中。有一片荷叶才刚长出了芽苞,还没来得及舒展开来,但已经有晴蜓在上面打转了,不禁地让人想起了杨万里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有一些花已经凋零,只留下了那长长的根和大大的莲蓬、翠绿的莲子,以及莲藕这一些遗产,真令人垂涎欲滴。
这就是夏天的荷花,它美不胜收的姿色吸引广大游客的眼球,真不愧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