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5-02-20

2025小暑的作文(经典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暑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暑的作文 篇1

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每一种习俗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然而,代代相传的小暑节气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小暑时节是台湾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黄熟的时候也是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的盛产期台湾周围的海域是属于温水海域,也是温水鱼群的群聚时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红魽等渔获,淡水海域则可捕获黑鲷。

所谓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盛产莲蓬和莲子,素有莲花之家的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

小暑节气降至,温习以上各种习俗,有利于对各个地方的了解,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以及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的作文 篇2

小小家的池塘里荷花开了,小小高兴地大叫道:“爷爷,快来呀!池塘里的荷花开啦!”

爷爷从屋里走出来,说:“哦,今天是小暑啊。一会儿你帮爷爷把冬天的棉被晒晒吧,要知道,六月初六龙晒衣。”

“什么是‘龙晒衣’啊?难道龙也会晒衣服?”小小奇怪地问。

“相传,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晒衣服的'日子,那天只要有太阳,就得把衣服晒晒,这样……”

“这样就能让冬天睡觉时暖和些,对吧?”爷爷还没说完,小小就抢着说道。爷爷没有理小小,继续说道:“就能防止衣服发霉。”

“爷爷,你以为我只会问吗?对于小暑这个节气,我也知道一点哦!”

于是,小小大声说:“小暑三候您肯定不知道,是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看来我家小小知道得真不少啊!“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来吃西瓜了!”小小立马念道:“小暑、大暑西瓜熟,水多味甜又解暑!”

古代人真有智慧啊,把节气跟时间、农作物结合得这么科学!

小暑的作文 篇3

7月7号小暑至,暑假已开始,可我有点闷闷不乐,因为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妈妈见我整天郁郁寡欢的样子,就提议去奶奶家小住,我这才打起了精神,因为奶奶家门口不仅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而且村庄被群山环绕,目之所及到处一片绿荫,是个避暑好去处。

难得去奶奶家,奶奶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准备给我们烧一桌子的佳肴,我便跟着爷爷来到院中乘凉。“妞啊,这学期考试考得咋样?”被问到伤心处,我不禁有点黯然,爷爷见此,就没多问,就在这安静之间,突然听到了“知了——知了”的叫声,起先是一两声,接着这片、那片陆续响起,紧接着几乎每棵树上的蝉儿都在引吭高歌,所谓“一蝉引吭万蝉齐鸣”,声音高亢嘹亮,仿佛被这炎炎夏日点燃了生命。

我听得一时愣住了,爷爷接着说道:“妞妞,你听听,知了叫得多起劲,天越热它叫得越响亮,但你可知道这是它最后的生命之歌。”爷爷拍着我的头告诉我,过完夏天,蝉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爷爷,蝉就只能活一个夏天吗?”爷爷摇摇头,告诉我每年的金秋十月蝉宝宝在树上孵化出来,但它们的'幼虫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四年,四年蛰伏生活结束蜕变成蝉才来到地面生活。我不由得怦然一震,四年黑暗中的煎熬却只有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小小的蝉用对生命的热爱给这单调的“知了”旋律赋予了新的内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是否短暂,而在于是否在短暂的生命里活得光彩有力。听着这穿透树林上空的声声蝉鸣,我内心一扫阴霾。

在这个小暑节气,蝉使我懂得了生命是需要磨砺的,尽管生命是那么的短暂,但我们要像蝉一样用满腔的热情唱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快乐而幸福地过好每一个当下!

更多精彩的小暑的作文,欢迎继续浏览:小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