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孝经》范例

发表时间:2021-11-01

今天早上,老师领着我们把《孝经》把开宗明义第一章读了一遍。

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为父母干一些自己能干的事。为父母分忧解难,以后我也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父母说话的时候要温柔,听父母家人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WWW.386h.com

学了《孝经》,我的知识又有了新的成长。

扩展阅读

最新:《孝经》之子于老(通用)


百善孝为先、首孝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等等,都是在教育我们,我们人生中必须拥有的第一品质就是孝。

这两天,老师一直在给我们讲《孝经》中的第一篇章开宗明义,我从老师的讲解中,懂得了小孩子为什么要孝。开宗明义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孝,首先,孝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只要一个国家的人,上下一心,全国一体的遵崇孝道,就会国泰民安。其次说的就是个人的孝要做到孝顺父母,忠实于祖国。

爸爸在和我一起看书的时候还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事:孝字,其实是老于上,而子于下所组成的字,意思就是要让为人子的我们,时刻的把自己老人放在心上,背负在背上,时时刻刻不能忘记。

《孝经》是教导我们懂孝的意义,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孝的方法和督促我们尽孝的一本书,我们要好好的读,认真的学习。孝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崇孝道,将孝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读《摆渡》有感范例


摆渡,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词语。曾经在初中课本学过《摆渡》。文中主要是说:一个摆渡人日复一日地把岸这边的人渡到对岸去。摆渡人起到了一个那么重要的作用啊,他把人渡到对岸,让人们能回家团聚,能去做该做的事情。由课文延伸,发现,其实,老师也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摆渡人。

这摆渡啊,可不是单纯的说表面的意思,而是近一步说精神方面。

老师,这样一位摆渡人,把我们从一个幼小无知的孩子,摆渡到了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少年,使我们长大了,成熟了。

是老师,这样一个摆渡人,踏着春夏秋冬的节拍,满怀希望的,轻轻地摇响播种收获的风铃。伴着风铃的叮叮声,我们便开始学习了,拼命地,努力地学习了。那位无私的摆渡人,在晨露时迎接黎明,又在晚风中送走夕阳,那间彻夜明亮的办公室,与璀璨的星空,组成了一幅极为美丽的图画。

在那三尺的讲台上,老师用那抑扬的声音,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文学故事,像流水淙淙,滋润株株幼苗。那轻捷的身姿,勾绘着阳光下最伟大的智慧工程,那就像一阵阵清风,拂去花儿的羞怯迷蒙。作为一位摆渡人,老师带领我们驶着小船,在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航行,一点一点地朝着彼岸驶去,在行驶途中,遇到风浪,老师便鼓舞我们决不能气馁要勇往直前;风浪平息之后,老师又告诉我们,不要以为风平浪静就放松下来了,因为更大更强的风浪正在前边等着我们。

老师这位摆渡人,把我们从这一头渡到那一头,默默无私。老师,不知疲倦地撒播文明火种,孜孜孕育光明人生。

读《锄禾》有感范例


今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以前买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我随便翻了几页,无意中看见了一首五言绝句《锄禾》,我听着名字很奇怪,于是我看了下去,看后我深有感触。

全诗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大意是:农民伯伯烈日酷暑在田间锄杂草,挥汗如雨,一滴滴洒进了禾苗下。有谁知道那碗中那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的汗水来浇灌的。

是的,这每一粒米饭都是用农民伯伯的汗水来浇灌的。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弃,吃不完的饭随意倒掉,宴席上的酒菜剩了大半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

所以我现在号召大家: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心血,不要再浪费农民伯伯的汗水了,就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对我的启发真大啊!我喜欢这首诗。

读《恭敬》有感范例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对国学课中《恭敬》这一课的学习,使我更加理解了恭与敬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不论在哪里都应该做一个谦恭有礼、态度温和、举止有度的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尊敬他人,不管是对父母、老师,还是对同学,都应该尊重对方。对父母态度要温和谦恭,使用礼貌用语;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捣乱、不说话,写作业时不三心二意;家长老师交代的事情能认真完成;对同学要和平相处,不打架、不骂人;不要在楼道或教室大声呼喊,追逐打闹,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为人处事行为稳重得体,分得清是非,知错就改,不断进步;同时,要严肃地对待我们所做的事情,遵循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尊敬周围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自己也会受到了别人的尊敬,也会收获快乐。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个具有恭敬之心的人吧!

读《天鹅》有感范例


《天鹅》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它向我们讲述了:一群天鹅在飞往南方的路程中,一只瘦弱的小天鹅由于体力不支而掉队了。掉队后的它落在水面上,任凭波涛汹涌的浪花把它抬起来又抛下去,丝毫没有惊惶失措,取而代之的是沉着冷静和处变不惊。它仔细地辨认着同伴们飞去的方向,直到天鹅们飞得无影无踪后才把一直伸长的脖子和专注的眼神收回来。认准天鹅飞去的方向,才能顺利归队,表现了它的沉着冷静与聪明机智。

小天鹅判断并分析自己的情况与境遇,认为现在是夜晚,不利于飞行,于是它开始闭着眼睛休息,恢复体力,养精蓄锐。小天鹅的这个举动,再一次体现了它的机智与冷静,能清醒地认清现实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当黎明的第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生机勃勃嫩叶的缝隙,斑斑点点地洒在小天鹅洁白的翅膀上时,它就知道时机成熟了。蓄势待发的小天鹅腾空而起,如离舷的剑一般飞速向着同伴们所去的方向前进。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陷入困境后,需要的是处变不惊的心态,沉着冷静的态度,聪慧清醒的头脑和动脑分析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时机成熟后,就一往无前地奔向成功的彼岸。

读《火印》有感范例


自《火印》这本书买回来,我每天都要挤出一点时间看书,今天我终于把《火印》这本书读完了。老师在这时趁热打铁的带着我们一起敢看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让我们从视觉上更真切地感受到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残忍与同胞们所受到的磨难。

结合视频我们回忆了书中的一些内容,想象到当时的情况真是惨不忍睹:日军从开始的肆意欺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抢夺老百姓的粮食牲畜等等,总之只要有用的东西一概不放过,到无故屠杀平民百姓。日军曾经在南京大屠杀前说过,在一定的区域内我们皇军就不会伤害你们,还会保护你们,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基本上什么都有。但是事与愿违,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就连安全区都不安全了。他们把安全区内和安全区外的百姓一同押到一个地方枪杀,把成千上万的尸体扔到长江里,清澈的江水变成了殷红的颜色,整个南京城变成了空城,几乎没有生还者。这时候我又想起了《火印》里的一段情节,日军用猛烈的炮火轰炸了一个村庄,导致书中的男主角失去了亲人,失去一条腿,那时候的他只能看着别的小朋友高高兴兴的玩耍,而他只能拄着拐杖闷闷不乐的坐在远处发呆,每到晚上他都会哭,因为他没有了温暖的家和疼爱他的亲人。而这时就会有一位护士来安慰他,只有在护士的陪伴下他才会安静入睡。

之所以我们的祖国曾经会发生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劫难,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在那个时候太弱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正在一天天变得强大起来,但是我们依然与部分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为了不让劫难再次降临在我们的国家,为了祖国能够不被列强欺凌,为了我们将来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蓬勃发展做出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