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衣服给你放在床头,书包都装整齐了,水也装进去了,早饭也给你摆在桌子上了,快起床洗漱吃饭了!估计这些是每一位妈妈大清早都会对自己的孩子一遍遍说的话。前几天,我看完《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书里面讲述了一个叫智律的小男生他没上过任何补习班,家里也没有爸爸妈妈为他辅导,每天给他整理书包,做早餐,催促他起床,然而他却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智律的爸爸妈妈都去了美国进修,他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为了照顾奶奶,智律要学会做饭、洗衣服、整理卧室。只能自己抽出很少的时间来写作业和复习功课。根本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生活安排的充实紧张。
看完这本书,我很惭愧。我跟智律比起来差的太远了,每天要妈妈做好早餐,整理好书包之后一遍遍喊着才能起床。上着补习班成绩也不好,每天总是想着利用一切时间去玩,从来没想过要主动帮大人分担什么家务。我也想过主动自觉的去学习,可就是不能坚持,没俩天就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每天总是要妈妈一遍遍的催促着才能开始写作业,而且非常浮躁,写作业时只要稍微有个动静,我立刻就要放下作业去看个究竟,大人一说话我就要支着耳朵听,还得插上几句话急着发表意见才行,每次写完作业从来不愿意自己检查,把书桌收拾干净,就是背完书以后也都是把书往书桌上一扔急急忙忙地跑去玩,生怕浪费自己一点点的游戏时间。
看完书中的智律,再对照下我自己,我突然觉得只要我们每个人有恒心,有毅力,都可以成为智律,无论是你,是他,还是我同学们你们说 呢?
小编推荐
最新:读书有感范例
最近读了《给你整个世界》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真的是给了我整个世界的经典文章,让我百读而不厌。
其中我最喜欢读故事就是《我在北大的时候北京大学20xx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写我在北大的生活和学习中充满了幽默的细节,但这是一种从严谨、勤奋、真诚、执着、宽厚的人生奋斗体验和信念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深厚的幽默,其中,还有不少令人发笑的地方,深藏着许多可堪回味的情感内容,是一篇励志类的演讲,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我也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事,考大学也是自己的事,我曾听见这样一句话:学习如炼剑,不仅要付出时间,还要付出精力,更需要合理的学习方法。
这篇文章的作者俞敏洪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奋斗奋斗再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却从不放弃。
我们呢?许多人的拥有一颗聪慧的脑袋,但往深处想想,学习最关键的就是方法与勤奋。
我曾和我的一位闺蜜独创了一则名言:我难人亦难,谁也不会做;我易人也易,千万要仔细;一切抛天外,唯有我独占。我从会认字的那一刻起,我就提醒自己要勤奋学习,掌握好学习方法,融会贯通,正所谓:天才是百分之99的勤奋加百分之1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清华,北大,哈佛,牛津这些大学等着我们呢,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立一个学习方法,去奋斗吧!!
品诗有感(汇编)
曾不止一次的陶醉于那亦或豪放亦或婉约的古诗中。在历史的沉淀中,中华民族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而诗,更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读过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我学会了奉献;我品过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我懂得了坚持;我亦赏过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鞭策下,我无时无刻不提醒着自己好好学习。
我爱诗。爱它的豪放,清雅,幽静。
因为爱诗,我读《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万丈豪情;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抑郁惆怅;回归田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心境。
我想,诗是高贵的,它是诗人的毕身精力,纯洁,没有一丝污染。它永远都会被世人所歌颂,传唱。从诗的兴起到如今,穿越了浩瀚的历史长河,它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永远流行。
我想,诗是可爱的。只是那洋洋洒洒的几十字,在诗人的万千感慨后,多少人陶醉于它的美,对诗的爱渗透骨髓。
我想,诗是芬芳的。像一朵静静开放的幽兰,散发出那若有若无的清香,沁人心脾。它虽不浓艳,但亦不可或缺,它存在的价值,是给人以心灵的洗涤,灵魂的熏陶。
诗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很多人在追逐文明的途中却忘记了诗。我想,我们应该重新拾起那份美。
读《养花》有感(汇编)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自己想要什么,爸爸妈妈都尽量满足。而且不用劳动,也可以吃上好吃的饭,穿上好看的衣服。
自打我读了老舍先生写的《养花》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许多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吗?每当读到这里,我就会有许多的感触:我们现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这一切是爸爸妈妈为我们创造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不应该挑三拣四的。在学习上也一样,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成天无所事事的,将来只会一事无成。要想把学习搞好,我们现在必须劳动,也就是认真学好功课,向着学习好的同学奋起直追,不怕困难。用今天辛勤的劳动,换来明天成功的喜悦。
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每当读到这里,我也会有许多感触: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我们不仅要劳动,而且要学会正确的方法。我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要掌握课外的知识,也就是博览群书,使自己的知识面更为广泛,才能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上,我们要学会从无字句读书。从生活中寻找知识,掌握生活中的小窍门,才能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是啊!在劳动的同时,难免会遇到一点小麻烦,一点挫折,但是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用自己的才智去克服它。要成功嘛,哪有那么顺顺当当的,只有历经了风雨得到的成功,那才叫有意义呢!
我的感谢老舍先生,是他使我懂得了这么多,更是这篇课文使我长大了许多。
读《掌声》有感(汇编)
学校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学习与成长中,避免不了发生挫折。在遇到挫折时,同学们的掌声将是你开启自信、开心和快乐的大门的一把闪光的钥匙。课文中,受到挫折的是一个残疾女孩,叫做英子。她怕同学歧视自己,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有一天,新来的老师轮流让同学讲故事。英子走上讲台的时候,教室响起第一次掌声,掌声里包含了同学对她的鼓励。她走下讲台时,第二次掌声又阵阵响起后来,她(英子)不再忧郁了。几年后,快乐的英子与她的同学们各自都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对作者寄信说,她不会忘记那掌声。这就是爱。在日常生活中,爱和掌声无处不在。在做作业时,同学做不出一道题,你可以辅导他(她);同学不小心跌倒了,可以慢慢地扶起他;同学写错了字,找不到橡皮,你可以借给他爱可以牵动友情。如果同学上课发言说错了,送给他一些掌声,可以给他点出错误,并给他鼓励的微笑;如果同学被表扬或为班级争光了,可以给他热烈的掌声为他祝贺掌声是温暖我们心灵的阳光。一颗爱心,一阵掌声,将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读《乡音》有感(汇编)
我看着父亲霜白的两鬓,觉得眼睛一热唉呀,流泪的竟是我。故事结束了。可我的心还在那久久不能忘怀。父亲的话语一定是拿错了,不然我怎么不懂?像俄国话嘛!在我的耳边萦绕着。我又想到了贺知章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啊!四十年了,面对着四十年未见的儿子,父亲已经听不懂儿子的乡音了。我作为旁者,见父亲竟听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四十年浪迹他乡的哥哥的乡音,还有那霜白的两鬓,怎么不落泪呢?
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凝聚着一种对亲人之间的浓浓的思念和爱的情感!
读《信任》有感(汇编)
星期天,我读了《信任》这篇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是谁让一个向善的犯人对世界产生了失望?是警察对犯人与生俱来的歧视,但更多的是不信任。然而,又是谁让这位因万念俱灰而越狱的犯人翻然悔悟?是一位姑娘对他的信任。信任,这两个千斤重的字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人与人相处需要信任,商人与商人之间需要互相信任,更别说同学与朋友之间了。
如果人们彼此间失去了信任,给自己的心灵上了一把沉重的铁锁,那么,那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社会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个死气沉的世界。那时候,世间的一切都将变得陌生。读了《信任》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衣衫褴褛的学生模样的人跪在路边,脚下是一张乞讨求学的纸,一个铁罐头里,零零落落地放着几枚一角的硬币。一个个行人走过,一辆辆汽车驶过,未曾有人向这边望一眼,有的干脆视而不见,更别说施舍了,他们的做法可以理解,自从报上登了几起类似的诈骗事件之后,人们便不再可怜这些人。
可是,你们想过吗?如果别人说的是真的,那当你从那些人跟前走过,你又于心何忍。说到底缺的还是两个字信任。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由许多例子可以看出,信任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它可以在任何人心中掀起喧然大波,促使他悬崖勒马。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人人多一份信任,就少一分隔阂,这样,难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