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治理方案(集锦三篇)。
环境卫生治理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认真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根据x办[20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动员会部署精神,实行“政府统筹、村组落实、全村参与”三级联动,坚持因村制宜,发挥优势,一村一品,长效管理,采取集中整治、重点打造和争创亮点相结合,彻底解决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局面,推动农村环境治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目标要求
整治目标:达到“五无”,即无柴草堆、无土堆粪堆、无积水污水、无乱倒垃圾、无乱贴乱挂。
长效管理目标:有物、有人、有制度。有物,即有环卫设施,各村有垃圾填埋场、垃圾桶、垃圾池、清运车;有人,即有专职保洁员;有制度,即建立乡村环境卫生考评制度。
整治时间目标:x月底,在全乡开展以xx路、xx路沿线各村为重点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对所有主次干道两侧进行大清扫、大清运、大清理,面貌基本改善;x月底,x村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具备全县示范村标准,面貌根本改观;x月底,x村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实现常态规范运行;利用3年时间争取全乡5个以上行政村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升级达标。
三、工作重点
1、综合整治道路环境。
全乡检查线主次干道路面要干净;路肩及路边沟无杂草、无杂物;清除沿线内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杂物。
2、综合整治村容村貌。
围绕小店、余庄打造村容村貌整治示范点,基本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村庄环境无“六乱”现象,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墙体乱画、电线乱拉。二是房前屋后要美化,清除房屋周边杂物,拆除废弃建筑物,粉刷修饰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的建筑物。三是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建设绿地游园。
3、健全管理制度。
结合全乡、各行政村实际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实现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一是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机构,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的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健全农村环境整治管理制度,实行检查考核评比制度,各村要有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明确保洁人员责任,做到人员、设施、经费、制度四落实,确保机制正常运转。
四、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迅速行动。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作为为民服务的'一件实事抓紧抓好,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三级联动,迅速掀起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高潮。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发动作用和广大群众的主力作用,既要通过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搞好环境的重要性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高环境意识,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强化督查,严格奖惩。
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全乡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和全乡经济观摩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整治过程中,采取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对于整治不力的后进村,负责人无条件接受“乡领导班子集体约谈”或“诫勉谈话”,对整治较好的村,乡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村给予表彰奖励。
环境卫生治理方案 篇2
佛罗镇市民社区,现有2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653人,共203户。为贯彻落实《佛罗镇开展农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相关部署要求,建设清洁美丽社区,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社区人居环境,切实做好全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整脏治乱、完善设施、建章立制、确保长效为重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建设整洁美丽市民社区、提高市民社区人居环境质量为根本目的,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属地负责、统筹兼顾”的工作原则,全面开展社区卫生综合治理活动,创建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
二、整治范围
社区主街道、主出入口公路及两旁,社区办公区、沿街农户院子及房屋周围、农业生产基地周边等市民社区社区重点区域环境卫生。
三、整治目标
利用近两年的时间,全面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对全社区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推进社区庄卫生净化、道路硬化、社区道亮化、环境绿化、房屋美化建设,普遍改善社区环境面貌。着重抓好“五整治”、“五提升”,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破损道路及建筑、农业废弃物,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净化美化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市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市民社区居民生活水平。
(一)主要目标
1、社区容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社区容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全面建立;
2、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
3、社区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得到弘扬,美丽社区建设彰显市民社区特色;
4、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推进市民社区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社区到户,市民社区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5、全社区规划建设管理更加规范。积极配合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对全社区建设项目进行规划报建、施工报建管理,规范引导科学建设,遏制和打击违章建筑,提高建设水平。
(二)具体指标
1、20xx年底前,市民社区存量垃圾得到全面清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建成,社区收集设施设备、收运保洁人员配备到位,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初见成效,社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经费列入社区开支预算。
2、20xx年,建立起合理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清运机制,全社区环境卫生垃圾实现常态化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四、工作任务
1、配套公用基础设施。全社区所有社区小组配备垃圾收集桶(箱)。
2、配备垃圾清扫收运保洁人员。全社区各社区小组根据人口规模合理配置清扫收运保洁人员。
3、对全社区环境卫生实行“社区规民约”管理。对垃圾的清扫、收集、清运和处置以及污水排放和处理进行约定,营造整洁、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参照“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社区居委会分别与各社区小组签订卫生保洁责任书,整治各社区小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污渍斑斑、杂物乱垛、粪土乱堆、禽畜乱放等现象;明确社区小组、社区居民的卫生保洁责任范围,明确要求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和集中投放。
5、实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定市民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标准,逐步建立“户清扫分类、社区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市民社区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的目标。
6、重点规划建设社区垃圾屋、垃圾池,或配备垃圾收集箱,配备给排水设施,加强市民社区饮水安全设施建设。按照有关标准配建公共照明设施,基本做到“有路就有灯”。
7、抓好市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清理进社区公路两旁及农业生产基地周边暴露垃圾;进一步整治道路、桥梁、户外广告等公共设施施状况差、绿化缺损等现象;加快全社区三格化粪池、沼气池的建设,强化居户厨房、厕所、浴室、禽畜栏污水排放的管理;
8、积极动员组织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开展全社区卫生大扫除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卫生质素;在全社区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搞好户内、外环境卫生。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阶段(20xx年3月至12月)
召开各社区小组、社区居民代表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责任分工,明确整治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大扫除行动,清扫、清运、处理垃圾,做到无卫生死角,清楚杂草,清理农户房前屋后杂物,规范农户堆放杂物行为,组织社区居民在社区道路、庭院、房前屋后植树种花,绿化美化全社区。
(二)建章立制,建立整治常态化阶段(20xx年1月至12月)
全社区各居民小组要按照方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同时,建立整治常态化机制,配备清扫保洁人员,加强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考核、表彰和问责,完善提高,实现长效化管理,稳步提升市民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既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县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城乡社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建设美好家园的'迫切需要。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里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全社区各项环境卫生整治的目标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386h.CoM
(二)切实加大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区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难点问题,敏感问题多,且时间长,工作量大。因此,全社区各居民小组要把宣传发动工作不间断的贯穿于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开展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到,使整治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及时宣传和推广一些好经验、一批好典型。同时,要全力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引导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推动整个整治活动健康深入发展。
(三)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费保障机制
要建立多层级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社区“两委”将根据整治任务加大对全社区垃圾处理、园林绿化、道路、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整合使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资金,争取最大化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常态化管理
社区“两委”负责人为本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督促落实全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各居民小组组长为本居民小组具体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小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落实。
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在镇驻社区工作组的指导帮助下,积极配合镇环境卫生管理站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考评。社区里也将及时把镇检查、考评情况反馈给各居民小组,并适时开展全社区各居民小组环境卫生考评,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居民小组予以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见效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整治工作有效推进。
环境卫生治理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区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垃圾乱扔、绿化不足、噪音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威胁着社区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环境整治活动方案,旨在提升社区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活动目标
1.提高社区整体卫生水平,消除卫生死角和垃圾堆积现象。
2.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3.减少噪音污染,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4.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形成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整治措施
1.垃圾清理与分类
设立固定垃圾投放点,明确投放时间和投放要求,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加强垃圾清运工作,确保垃圾及时清运,避免垃圾堆积现象。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广垃圾分类投放。
2.绿化美化工程
对社区内的'绿化带进行养护和管理,及时修剪、浇水、施肥等,保持绿化带的美观和整洁。
在社区内增加绿化面积,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美丽的绿化景观。
鼓励居民参与绿化美化活动,如家庭养花、阳台绿化等,共同营造美丽的社区环境。
3.噪音污染治理
加强噪音污染监管,对产生噪音的源头进行排查和整治。
设立禁止噪音区域,限制高音喇叭、施工噪音等噪音污染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抵制能力。
4.环保宣传与教育
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制作并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等,让居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手工制作、环保摄影比赛等,吸引居民参与,提高居民对环保的关注和参与度。
四、实施步骤
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整治措施的实施时间和责任人。
2.组建专门的整治小组,负责各项整治措施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工作。
3.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定期检查和评估整治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完善。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本方案,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效果:
1.社区整体卫生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垃圾乱扔和卫生死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社区绿化面积得到增加,绿化景观得到美化,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3.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4.居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形成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