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写人作文600字篇一_刘胡兰
抗日战争时期,不知道有多少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无私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女英雄刘胡兰。
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二日,日本军队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逮捕。第二日上午,刘胡兰和其他几位将士一同被带到了会场上,村民们都纷纷被带到了会场上。在会场中央,摆放着一个锄刀,地上还有一些茅草。敌人们千方百计的诱使刘胡兰交代出共产党的基地,并且还给她了许多金银首饰。可是刘胡兰却义正言辞地说:不知道,就算你们给我再多的东西我也不要!敌人们非常愤怒,拿出了刺刀,以死相逼。刘胡兰视死如归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敌人心中的火山终于爆发了,为了让刘胡兰开口交代,将其他几位将士,用锄刀处死,并又一次地问她:怕不怕?死也不投降!敌连长便拿起冲锋枪向人群中一阵扫射,人群中死的死,伤的伤,刘胡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许伤害群众!她大声的说道。说完,她便阔步走向锄刀,自己搬开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十五岁。
每次提到刘胡兰,我的心就久久就不能平静,一个十五岁的女子,本应该在学校里好好读书,让这些事情让大人处理,可是她没有,她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这么做?也许是因为敌人在我们国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她的亲人也被杀死了,于是她便决心为他父母报仇!真可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不禁令我肃然起敬!
刘胡兰,这个名字就像兰草一样坚韧不屈,她永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六年级写人作文600字篇二_刘胡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许多人都扶老携幼的出外踏青,春游扫墓,祭拜先辈,我今天也要为我心目中的革命英雄刘胡兰和革命先烈,在网上为他们献花、祭拜和对它们终心的祝愿。
刘胡兰为什么是我心目中的革命英雄呢?因为刘胡兰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宁愿自己献出年轻的生命,也不会让人民受牵连。面对残忍的敌人,他抬头挺胸,正义凛然,毫不惧色,两眼盯视着敌人,因为他要亲眼看见敌人的灭亡,亲眼看见自己队伍的胜利归来和新中国的成立贫困人民的解放。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她是家里的长女,因为旧社会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她从小就不受奶奶的喜爱。刘胡兰从小没了娘,在奶奶的唠叨下、埋怨声下,养成了那种倔强的性格。卢沟桥事变,日军得寸进尺,到处都在欺压百姓,打家劫舍,无恶不作,老百姓都是有苦难言。后来,成利了共产党八路军,他们对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爱护,就像一家人一样。共产党八路军抗战了七个年头,14岁的刘胡兰秘密加入了妇救会,她还非常积极投身到革命工作当中。1947年的解放前夕,匪军突然袭击村子,黑名单上的刘胡兰不幸被捕。当时只有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一点也不害怕。匪军慢吞吞地说:你不怕可惜了你15岁的年轻生命吗?刘胡兰顶撞的说:我活了15年再活15年,我还是这么大!
后来,刘胡兰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毛主席也曾经用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来纪念刘胡兰。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就是一位伟大的女革命英雄刘胡兰。
延伸阅读
《刘胡兰》读后感
我看了《刘胡兰》这本书。书中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少女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刘胡兰经历了凄惨的童年。然而她却有一颗爱国之心。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镇压汉奸,不幸被捕。她临危不惧,英勇不屈,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刀枪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她为中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和刘胡兰相比,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到一点困难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
我一定要向刘胡兰学习。
读《少年英雄刘胡兰》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少年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刘胡兰小小年纪,不怕敌人,宁死不屈,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的故事。而她当时年仅15岁。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有优美的学习环境。遇到困难就靠父母来解决,我从来不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哪怕是碰到一只小老鼠,我都会不停地尖叫,一点困难就会叫来父母帮忙。可刘胡兰小小年纪连死都不害怕。
从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勇于面对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刘胡兰传》读后感
我带着激情澎湃的心情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尾页,看着刘胡兰传这四个恢弘大字,心中不由得感慨:我们都为刘胡兰坚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为敌人的残忍可耻的行为而感到愤怒。
刘胡兰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奶奶又有点迷信,所以刘胡兰童年过得十分艰苦。但她却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从小就帮助奶奶带自己的妹妹爱兰,做家务。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帮党组织执行任务。可在这时,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然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书中忠贞不屈的使者刘胡兰,令我敬佩。因为她宁愿为国家死去,也不愿向敌人投降。她在年仅17岁的时候就为革命献出了自己那还没有绽放美丽青春的生命。
胡兰死时也不屈服,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曾为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胡兰一生太苦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推荐:《刘胡兰》的精彩片段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对刘胡兰的高度评价。
《刘胡兰》这部电影主要讲述刘胡兰被敌人抓获,并将她严刑拷打,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共产党的消息,敌人见刘胡兰宁死不屈,什么也不说很生气,要把刘胡兰杀死,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喊道: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这一幕
敌人要抓住刘胡兰时,乡亲们都掩护她,敌人却殴打了乡亲们,刘胡兰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情,她一把推开乡亲们,说:我自己会走!
我自己会走!多么坚定的语言,刘胡兰面对敌人却临危不惧。想想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可我还没走两步,就要妈妈抱,想到这里,我很羞愧。
来到院中,敌人问了刘胡兰许多问题,可刘胡兰闭口不言,只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敌人眼珠子一转,便讨好刘胡兰,刘胡兰怎么会相信敌人的糖衣炮弹呢?敌人见刘胡兰软的不吃,就决定来硬的,要杀了刘胡兰,敌人拿着大铡刀,把刘胡兰拖到了刑场,群众看到他被拉到了刑场,便一起涌了过去,敌人洋洋得意地问:她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好人!敌人一听,便扭头问刘胡兰:你难道不怕死吗?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是共产党!
怕死不是共产党!这句话时时在我耳边回荡。当刘胡兰面对敌人血淋淋的铡刀,面对敌人那望而生畏的机关枪,面对敌人那凶恶的面孔,她却那样坚强不屈,无所畏惧,真值得我们敬佩啊!
当刘胡兰走上刑场时,她镇定自若地向母亲和乡亲们道了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刘胡兰对着天,对着地,对着乡亲们高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刘胡兰的鲜血流在了地上,流在我的心中!中国人民的英雄儿女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利益壮烈牺牲。这种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今的繁华城市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的红领巾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最新:品读《刘胡兰小传》有感优秀范例
在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刘胡兰小传》,书的主人公是刘胡兰。这本书讲了刘胡兰的故事。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这种不屈服,不怕敌人的一心为国,为党着想,的心深深的出动着我们的心!同时是什么能让她有这么一颗爱国心呢?哦!是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是我们全世界人民应该学习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