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有感作文

发表时间:2025-02-16

芒种有感作文(精华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中芒种节气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芒种有感作文 篇1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的到来表示仲夏的时节正式开始了,在这时候,雨量充沛、气温子也会逐渐升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芒种这个节气吧!

芒种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季节,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烘烤着,天上没有一片云,没有一丝风,知了也仿佛嗓子干渴,不再吟唱。此时田野上的收割机在不停地收麦,农民伯伯们在不停地打理麦子,丝毫没有累的意思。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赶忙收割呢?因为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高,若被雨水灾冲垮,那些小麦就会落粒、穗上发霉。这可是农民们最不想遇到的,前些段他们的日益劳动会因此毁于一旦。

最近,天气非常的热,太阳在空中放肆地散发光芒,使人满头大汗。我也会经常幻想农民伯伯在这个大热天下该怎样劳动呢?每天,我们上下课时,太阳光从窗户透射过来,散落在我们身上,这样的感觉太难受了。汗水一滴一滴地顺着脸颊滑落,有毅力的.同学根本不在乎,依就认真听课。等到期末考试我们的“芒种”时节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而那些因为热就不能真正投入学习中的人,就不会在“芒种“时有好结果。

芒种其是是一个丰收的节气,而我们,只有在这些天努力学习,肯下功夫,在期末考试时才能绽放脑脸上的笑容。

芒种有感作文 篇2

过去,云和先民为了答谢耕牛,每年春耕开始之际,都要到城郊的“先农坛”举办开犁节,由县官亲自带头下田耕地。如今的“云和梯田芒种开犁节”,就是“先农坛”开犁节的延续,活动内容有开山号子、芒种犒牛、祭神田、分红肉、对山歌等。

开犁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早起准备节日祭祀用品,并为参加节日活动的'耕牛披红挂绿。一切准备就绪后,开犁节在原始古朴的开山号子中拉开序幕。

“开山锣,开山鼓,开山号,满山铺;喊声山神让让路,开片山田讨媳妇……”随着开山号子响起,犒牛仪式正式开始。这时,各家主人将耕牛牵到田头,身着盛装的姑娘将一早熬制的米汤、农家自酿的红酒倒入木盆犒劳耕牛,表达主人对耕牛的感激之情。

“祭神田分红肉”是开犁节的重要仪式之一。神田,即同姓家族轮流耕种的公田,轮到谁家种神田,当年的祭祀费用就由谁家来负责。祭祀时,要在田中宰杀一头猪,再点燃香烛祭拜,以感谢庇佑一方水土的神明,感恩祖先开垦这片土地。然后将猪肉分成条状,在红纸条上写上各家户主姓名,绑在分好的猪肉上,让村民共享,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宗族和睦。

鞭炮声中,主人将耕牛赶到梯田里耕一圈地,以示开犁。开犁现场顿时欢声雷动,原生态山歌此起彼伏,在层层梯田间传唱,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甜蜜爱情的憧憬。云和梯田开犁节,体现了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文化内涵。

芒种有感作文 篇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布谷鸟的叫声,唤醒了熟睡的人们。天还没亮,沙沙的磨镰声已经响起。

爸爸也点了灯,用草根擦了擦镰刀,磨起刀来。

“芒种前后麦子熟,男女老少收割忙。”割麦的人们踩着鱼肚白来到了麦田。

我和爸爸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这田间的风光牢牢的拴住了我们的视线。一眼望去,整个大地披上了金黄色的锦缎。一丘一丘的田野铺盖着视野,大片大片的麦浪在微风里摇曳着金浪,随风飘来的气味混杂着麦穗的味道,我的鼻子立刻接受了这清新的洗礼,心情舒畅极了。你瞧!那密密匝匝的细碎的白花绽放在无际的金海中,那是耕作者将身躯埋在田间。

“开始吧!”爸爸对我说。他顺手给了我一把锃亮的镰刀。只见他用镰刀收搳时,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手抓麦子搳,搳完一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麦子,又将麦子放在原先打好的麦窋子里,然后取出稻绳,麻利地把麦子一捆一捆捆好,再放到田边,堆成一座金黄的小山。

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割麦子。弯下腰,左手拢着麦稞,右手拿镰刀,潇洒的'一使劲,“呼啦”一声,一大把麦棵便顺势倒在手里,那真叫个痛快。“注意分寸,小心一点儿。稍一疏忽,镰刀就会划伤自己的脚哦。”爸爸笑了笑提醒我。

在地里割麦,顶着烈日暴晒,汗水一把一把顺着裤管往地里流。

收完麦子,已是黄昏之后。火辣辣的南风,裹满了幸福的人们的欢声笑语,麦子的清香又将收割的人们带入了芒种那“忙种”的喜悦之中,将我们带入了一群跳跃的、欢快的音符之中。

芒种有感作文 篇4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的六月六日左右。俗话说的好:芒种芒种,连割带种。农作物成熟期短,需要抓紧抢收。因此,“芒种”既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田间劳动。

我的老家在山东,那里盛产小麦。爷爷田里的麦子成熟了,远远看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一波又一波的麦浪在前进,由于麦芒太硬,鸟儿都不敢停歇,真是“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爷爷看着这片金黄的稻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人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时候女人在家里提前把饭做好,装在保温盒里,带到田里去。爷爷把家里的劳动能手都叫上,天还没有亮,就打着手电筒,拿着镰刀出去了。我也想去体验下,和家人一起来到田间,爷爷给我做了示范动作,我心里直嘀咕:割麦有啥难,真小看人!一定要跟上你们,起码不能落得太远,让你们瞧瞧。照着爷爷的样子,我绷直腿,弯下腰,低着头,还闭紧嘴唇,“刷刷”地割了起来。

没过多久,冒出来的汗珠就汇成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趁着擦汗的工夫,我抬头一望:啊呀!爷爷把我落下了好大一截。我赶紧又弯下腰,咬紧牙关,拼命地挥动起镰刀,虽然热得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也不敢歇一歇。看到我身后堆积如山的麦子,我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芒种时节是忙收又忙种的时节,也是一年中最为繁忙、辛苦的时节,体会了“芒种忙收,日夜不休”的含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着沉甸甸的麦穗,我们心中又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

芒种有感作文 篇5

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的很多事和各种节庆活动,都与中国的一些传统时令密不可分,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各有趣味,不一而足。透过对这些节令礼仪详略有序的描写,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芒种”节也有着一番别样的情趣。

芒种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反映物候的节令。《孝经纬》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曰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意指有芒的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开始播种,因此进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时期,故名芒种。此节气与花神有关。《三礼义宗》云:“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农历五月芒种节饯行花神,送其归位。由此,民间留下了在芒种日送花神的风俗。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可见在芒种节这一天,大观园里的上上下下都聚集在一起饯行花神,充满了浪漫与欢喜,到处可听到女孩子们嬉戏玩闹的欢声笑语。

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则在芒种这一天,看着满眼的“花谢花飞飞满天”,顾影自怜,和泪吟唱了一首令人心碎的《葬花吟》。全诗共五十二句,曹雪芹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把节气、花期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叹惜与对现实的无奈。她似乎在花开花落间,看透了自己的人生结局:“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称得上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杰作,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的重要作品。

送花神本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女孩子们都要早起贴花黄,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如花一样。但曹雪芹笔下的芒种节,却是有悲有喜,有忧有乐,同时又是有滋有味、风雅有趣的,让人遐思联翩。

芒种有感作文 篇6

安安的爷爷今年93岁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安安有时与爷爷谈话,总要喊好几遍,爷爷才能听清楚。安安的奶奶今年82岁了,身体十分健康,能上山砍柴,也能下地种田。安安的爸爸妈妈从安安5岁起就没有来看过安安了,每次安安问为什么,爸爸妈妈总说他们太忙了,没时间。他们具体忙什么,安安也不知道。

今天,安安被门口的大黄狗吵醒了。洗漱好后,安安站在门口,看见奶奶正在院子里劈柴。奶奶一边劈柴一边对安安说:“厨房里有早饭。”“哦。”安安一边回答一边朝厨房走去。吃好早饭,奶奶对安安说:“安安,今天是芒种,要不要和奶奶一起去地?”“好!”

安安答应了。出门前,奶奶给安安戴上了草帽。走了一公里,安安和奶奶来到了麦地,奶奶负责割麦,安安负责把麦子装进袋子里。安安累了就坐在麦地里,看着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的飘着。这时,天空中飞来了一只黄蝴蝶,安安就追着黄蝴蝶跑。跑累了,安安听见奶奶在远处叫:“安安,回家吃饭了!”听完这话,安安立马跑回了麦地,和奶奶手牵着手,回家了。今天中午,奶奶烧了安安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下午,安安又和奶奶一起去麦地割麦。晚上,奶奶接了一个电话,就催促安安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安安又被门口的.大黄狗吵醒了,洗漱好后,安安又站在门口,只见从远处驶来一辆汽车,停在安安家门口。从车上下一对夫妇,安安认得他们,他们是安安的爸爸妈妈,可爸爸妈妈怎么来了呢?原来,他们是来接安安去城里念小学的,安安依依不舍地向爷爷奶奶告别了。

转眼 20年过去了,安安已是一位作家了,而爷爷奶奶却永远离开了安安,可安安是多么怀念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啊!于是,安安写了一本书,叫《芒种》。

芒种有感作文 篇7

芒种有两种含义,一是这时的麦类等有芒作物均已成熟,田野间呈现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景象;二是人们通常会在这个阶段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俗称“三夏”。也就是说,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所以“芒种”又称“忙种”,农谚说,“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掌灯夜插秧”,很形象地说明了芒种的“忙”。

小时候,我们村的地是很让外村人羡慕的。村北有坡地,可种红薯;堤内有水浇地,可种小麦、玉米;堤外是河滩地,可种谷子、花生、大豆、棉花等,离河更近的地方还可种水稻,好像什么都会种。可人们往往只注意收获的幸福,而忘了耕种的艰辛。每年的芒种前后,特别是这时候下了一场及时雨,那种忙简直让人们走路都得快步如飞。

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是最重要,也种得最多的。以前是收完小麦后再种玉米,人们忙不过来,我记事的时候,不知谁发明了一种“A”字形的撑竿,是用两根长竹竿做成的。它可以顺着麦垄平插进去,把麦秆撑开,人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种玉米了,这样在收麦前玉米就已种好,减轻了收麦后繁忙的程度。由此可见,最伟大的发明还是来自民间。

种其它作物虽然没有那么麻烦,但为了以后吃、用方便,人们还会尽量种得全一些。收麦子都已经够累的了,但人们舍不得喘息一下,就立即忙着备种,今天点豆、明天栽花、后天种花生……人们总是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啊!

就是都播种完了,接下来还要不间断地管理,薅草、打药、剔苗、灌溉等等,总之,芒种一到,还不仅仅是“忙种”,只不过管理不再那么忙碌罢了。庄稼人要想清闲,只有到了秋收以后,冬小麦种上了,才可以在家里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过几天晒晒太阳,悠悠转转的日子,但有时候在冬天还要兴修水利、加固河堤。现在想想,一辈辈的庄稼人在收获季节得到的幸福是多么地不易啊!

可是,短短三十多年过去,人们种地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芒种变得不再忙了。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村开始城镇化建设,坡地建成了工业区,水浇地开发成居民社区,就是河滩地也盖成了几幢三十多层高的“某某花园”,引得不少城里人来这里买房。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但“芒种”也只是挂历上两个平凡的字了……

更多精彩的芒种有感作文,欢迎继续浏览:芒种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