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5-02-17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锦集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的中山纪念堂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1

广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许多旅游胜地,有广州塔、海心沙、中山纪念堂……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山纪念堂了。因为中山纪念堂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个著名的旅游景区。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新羊城八景”之一,座落在越秀山脚下的东风西路旁。一进大门,只见里面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纪念堂还有一块大大的草坪,草坪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美丽极了。草地左右两边边有一座云鹤华表,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纪念堂,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物,它是用钢架和混凝土建成的。上面的琉璃瓦是蓝色的,翘起来的屋檐是土黄色的。顶部是一个圆形金色大圆顶。走进纪念堂,可以看见里面的观众席非常大,分成两层,里面共有五千多个座位。中间没有一根柱子。里面舞台还有孙中山的头像呢!大会场的周围也有孙中山等其他人物的介绍。出来后,我看见大门上有一个牌匾,上面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中山纪念堂前面矗立着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身穿西装,手握拐杖,眼望前方,多么威风凛凛!每次我从铜像旁走过,心里总是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我爱广州!我更爱中山纪念堂庄严和迷人的景色。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2

根据朔州市公安局党委的安排,我们全体公安民警到塞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缅怀英烈,重温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和入警誓词,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我进行了一次有好处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青山埋忠魂,碧血印丹青。朔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那里指挥铁军驰骋大江南北,抗日救国。数千余名革命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此。

在塞北烈士陵园,大家伴随着沉痛的情绪,迈着沉重的步伐,庄严地向远在天国的烈士们送上了精致的花蓝,凭吊和缅怀革命先烈。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活动让我们重温了党史,深刻体会到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塞北烈士陵园:主碑纪念广场、史料陈列室。陵园内绿草如茵,翠柏挺立,雄伟的`石雕和主碑纪念广场,犹如一部巨书,记载着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挽救中国革命的英勇壮举。缅怀英烈们时,我们的心灵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憾,我们深知,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时刻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必须要居安思危,继承和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自学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用心完成党的任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通过参观学习,对“党性”对“一名合格警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所肩负的职责,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始终持续思想上、行动上的先进性,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做出自我的贡献,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来告慰曾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献身的英烈们致敬。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3

xx年x月x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广州,我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用心灵去贴近先烈们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与革命的精神。

走进陵园我们先后参观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华大夫陵墓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纪念馆”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烈士纪念亭等。

看到先烈当时奋战的壁画和简介,仿佛还还能看到他们英勇奋战的身影,看到你们坚信革命成功的眼神,听到你们嘹亮的口号与号角。心中不禁热情澎湃。

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同样中国的人民也为了他建造出来了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纪念馆,进到纪念馆里面后迎面是一个走光的世界地图!左手边就是白求恩纪念堂了,走到纪念馆里面后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资料,还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迹,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工具,让我看到了他生前是在什么样的艰苦的情况下对中国人进行医治,太伟大了,他受到中国人民无比的崇敬。

还看到了很多伟人的纪念像,比如先烈马本斋,他和他母亲做出的事迹真让我们佩服!它所带领的军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务农。他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战士。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烈士多的数不胜数,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当一次次的纸醉金迷之后,有何曾感恩过给我们铸造如此优越环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铭记给我们优越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先烈们!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审计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为祖国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蓝图。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4

在大门外就能看到“中山纪念堂”这五个大字映入眼帘。门楼用了孙中山最喜欢的宝蓝色的琉璃瓦,鲜艳的红砖来装饰。两旁还有木棉树,木棉树都已经开花了,木棉花很红,红得像是被革命军人的鲜血染过似的,枝头上一朵朵木棉花都张开了“小嘴”木棉树远远望去真像一团大火在燃烧,要进去中山纪念堂的人都要穿过这团熊熊大火。

进到中山纪念堂,你一定会惊叹的。瞧,前面是一片草原,风一吹,小草们就舞动起来,好像是在和游客们打招呼呢!再往远点看,是孙中山地一座雕像,他拿着拐杖,挺直的`站在那,可威风了!纪念堂是用宝蓝色的瓦当顶,顶尖尖的,上面有一颗圆圆的金黄色的球立在上面。下面是红色的窗,白色的墙,红色的柱子。还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公为天下。是孙中山写的,干劲,有力。

多么壮观,多么美丽的中山纪念堂啊。希望过了几年,中山纪念堂会变得更加壮观,更加美丽。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5

第一次游烈士陵园,收获颇多。我们一路参观,一路拍照,被历史的伟大事迹所包围,所震撼,所感动。首先去参观的是血祭轩辕亭,这里记载的是伟大共产党员,广州起义战士周文雍和张铁军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和他们忠贞的爱情事迹。他们在被敌人捉住后,誓死也不向敌人屈服,死也不向敌人透露任何关于党的消息。最后,在敌人的枪口下,张烈士高喊:“我们要结婚了,就让敌人的枪声作为我们的结婚炮礼吧!”多浪漫多激昂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一名伟大的战士及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宝贵精神,革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伟人,革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拥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和付出了血的代价,才使我们共产党领导的许多革命取得历史性成功。读完张烈士的最后那句话,心被深深地感动了,那句话不仅见证了他们的忠贞爱情,更体现了他们的全部都与革命事业息息相关,包括他们的爱情。

最后参观的是烈士陵园博物馆,感觉进入博物馆内与历史近距离接触了。那里呈现了许多历史照片、烈士们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米袋、起义用过的枪等等,还模拟了一次战争现场,会议现场。每件展览旁边都有背景和解释,所以看展览就像在回顾历史。回顾历史,铭记历史,铭记某些不能忘记的日子,铭记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广州烈士陵园汇聚了所有广州起义烈士的精神灵魂,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烈士陵园,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特别是作为共产党预备党员和党员,更应怀有一颗爱国之心,向革命先烈学习,向他们致敬。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6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1972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以及为此牺牲的七十二烈士却将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葬有七十二位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虽然曾从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图片,也从电影中看过许多类似的镜头,然而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仅仅十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往无前勇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勇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待人……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清明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常州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偌大的常州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常州英烈们:“常州三杰”、“七君子”、顾雪庄……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我的工作就是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更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工作。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7

春天又到了,木棉花又开放了,“英雄花”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了。

木棉花是广州市和高雄市的市花。今天我和家人来到“中山纪念堂,“观赏已经绽放了的木棉花。远远望去,像树冠上有一支支小喇叭挂在树枝上,火红火红的,更像一簇簇微弱的小火苗。

在烈日炎炎夏日,木棉树枝叶茂盛,看着就像一把巨大的伞,不管是谁路过,总会停下乘会儿凉。到了这种时候,木棉果将会在阳光的照射下自动裂开,里面充满了棉絮。棉絮可以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木棉花的种子就藏于白色的棉毛内,又黑又光滑,形状呈椭圆形,就好像是放大了几倍的芝麻。

一直等到秋去冬来,木棉树上的叶子已经全部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但是只要我们仔细一看,里面有嫩芽藏在树枝干的皮里,等到春天,花就会重新开放。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看见新的木棉花。

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木棉花被叫做“英雄花?“因为它开得红艳却不媚俗,就因为它拥有壮硕、挺拔的'枝干和英雄般的壮观,花瓣里外的色彩就像是英雄用鲜血染红的。只要我想到这儿,我就会记住:只要我遇到了困难,就会想起“英雄花”那坚强不屈的精神。

这可爱的木棉花虽然没有别的花那么值得别人观赏,但是我为它那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到骄傲和自豪。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8

今天我与同学一同参观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它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汇聚了广州起义烈士的精神灵魂,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公园。

来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只见陵园的全红色大门威严庄重,陵园内绿树葱葱,松柏常青,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尽管夏日太阳高照、天气炎热,但陵园内格外凉爽,同时又热闹非凡,一群老年人在高唱爱国歌曲《我和我和祖国》,嘹亮的歌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大家齐声歌唱,乐在其中!

在烈士陵园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像张太雷、李大钊、陈延年、邓中夏、澎湃等伟大英雄人物,他们为改造旧社会、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张太雷是广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他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他在家书里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离开是暂时的,是想谋将来永远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幸福的事啊!”

在烈士陵园博物馆内,我了解了许多中国近代史和广州发展史,如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到鸦片战争、然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一步步走来,有起也有伏,但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总会有一大批中国革命先辈挺身而出,造就了繁华富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

百年风云、百年奋进。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当初一个经历过辛亥革命、鸦片战争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强、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我们要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跟党走,同时也要遵守道德准则、锐意进取、缅怀革命先烈、勿忘国耻,才能从老一辈手里接过这个”接力棒“,铸就一个更加强盛、发达、出彩的中国。

今天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是感恩之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年青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篇9

经过了21天的艰苦行军,我们终于成功地抵达了本次行军的目的地——西满。

当我踏上了这片曾被鲜血浸润过的土地,当我站在烈士陵园的入口处时,一股无法言说的庄严肃穆之感充斥了我的心灵。望着那厚重沉稳的黑白理石上苍劲有力的铭刻,心中不禁暗道多少先辈英烈们曾在此留下生命的痕迹。陪伴我们进行的是阴郁冷清的天气,一踏入这安眠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圣地,一阵凄冷的风顺着发迹吹过,呜咽着的风声与阴沉不散的乌云仿佛在向我们倾诉着往昔那段充满血泪的故事,心情也渐渐沉闷起来。跟随着队伍整齐有序地行进,映入眼帘地便是那尊白玉镶刻高达27.11米的巨型纪念碑,碑座庄严稳重,四散开来呈五角星型,两边以17层阶梯为轴对称,左右分别是执枪与锣的雕塑,顺势向上是笔直高大的碑身,两旁在分别象征前俯后继,浴血不屈的两面浮雕,身后是一首流传至今的西满民谣。“小小西满,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再现了当年黄麻起义,一呼百应,一拥而上,为了和平与自由、为了党、为了国家不惜奉献自己全部力量的西满精神。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由硕大的巨碑四散开来,那塔状的'尖顶有指青空,有如破空而起的一声尖啸,不断冲撞着我的思绪。

接下来我们分别参观了黄麻起义革命战争纪念馆,董必武英烈纪念馆,李先纪念馆,黄麻起义革命纪念馆等四个展馆。

首先,在第一个展馆让我记忆最深刻地便是那幅长达47.8米,高约7米的油画。画中用光影,声相结合的手法用二维画面,再现了当年“暴力夺取黄安城”的一幕,用平版油画构成立体视觉效果,全面地介绍了那硝烟四起,战乱纷杂的时代,无数民众用简陋的武器,用身体,用血泪为代价与守卫城墙的叛贼作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不畏恶势力,不畏强权,流尽最后一滴血泪也要顽强抵抗的精神不得不使我们好好反省自己,感念前日所为,皆因意志力薄弱,畏惧困难,躲避困难所致,而如果我们先辈也是如此,那样我们生活将暗无天日,国家的灭亡也将会降临,面对困难如果只是一味地退让,一味地躲避,那样还有什么希望,成功可言。想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些先辈的牺牲与抗争,哪儿来的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而在这样和平安定的时代我们依旧生活在社会的扭曲与黑暗之中,想到这里便觉得自己的所作自为实在对不起前辈们的付出,遇难便退,非男儿所为,心念此处,便觉惭愧。

还有一处值得一提,便在那些被俘获的英雄前辈,为了党与国家的利益,为了部队与人民的未来,为了不连累他人,毅然保住军家机密,人员名单,大骂叛国贼,用鲜书写马克斯、列宁主义的真谛,用尊言用肉体贬低与蔑视那些走狗,敌人。虽然他们被敌人残忍地用酷刑所折磨,但他们依旧没有屈服,没有低下他们高傲的头,他们是勇敢顽强的,是伟大的。想想那些逝去的英烈们,不禁联想到自己总为小伤小痛而大喊大叫,受不得一丝委屈,禁不住一点难受,遇到困难便求饶,如果我生活在那个火与血的时代,自己说不准便成了叛徒,被敌人一吓便什么都招了,而意志力薄弱则刚好是我的最大缺点,看到了革命前辈的事迹,心中也有了一些感触。

而后,走过了一道上面刻着14000个革命烈士的姓名的黑色的巨碑,便想象出当初多少中国英雄儿女前仆后继地与敌人勇敢周旋,顽强抵抗,才好不容易换来现在安定和平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在这美好时代里虚度光阴,生活在黑暗与萎靡之中,而应该把握青春,在这个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安定中谱写出美好生命乐章。

走出烈士陵园时,恰是正午,耀眼的阳光倾泻在我的身上,心中的阴郁被一驱而散,我会继续微笑着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然后继续先辈未完成的使命。

更多精彩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广州中山纪念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