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古诗(精品3篇)。
立秋古诗 篇1
1、《立秋》
明朝·丁肇亨
一叶初飘六月秋,终宵雨泻火西流。
夕阳弄影轻烟暝,卧听邻砧不耐愁。
2、《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清朝·乾隆
昨夜梧声到枕边,晓看物色又推迁。
但过此日无长夏,可识今朝判半年。
露草蛩音听去爽,风荷珠颗较来圆。
四时潇洒惟金令,若论诗情我亦然。
3、《立秋有怀陈上舍》
宋朝·白玉蟾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4、《乙未立秋》
近现代·林英男
身陷炎方蒸暑溽,敢期木叶动秋声。
殷勤喜鹊迷津路,银汉难逢一夜明。
5、《高堰立秋》
清朝·张增
晶晶秋光水上过,微茫树影下陂陀。
地连吴楚湍澜阔,天入淮扬风雨多。
沙际渐看飞鹳鹭,湖心犹自走鼋鼍。
清霜白露沾衰草,萧瑟应回万里波。
立秋古诗 篇2
1、《立秋日言怀》
元朝·戴良
六龙不可顿,四序忽复移。
气变感人心,怆然已秋时。
池荷挺素质,园葵晔芳蕤。
岂无一日好,不久还当衰。
览物惜年迈,抚景伤志违。
日暮坐空堂,此怀当告谁。
2、《立秋日忆陈从训将至燕都》
明朝·郭第
黄鸟忽飞过,窅然思故人。
不知千里外,若个酒杯频。
客路燕山晓,河桥御水滨。
焦山凝望处,梧叶下秋旻。
3、《邸舍立秋·其一》
明朝·沈守正
候虫惊节换,不及客心明。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4、《七月初十日立秋》
清朝·乾隆
节令谁云稍迟留,来临少皞速于邮。
别新牛渚重重忆,波始洞庭渺渺愁。
知己梧桐飘一叶,有人西北倚高楼。
晚来月宇拈吟处,色色声声分与投。
5、《再赋立秋有怀仍前韵》
近现代·林士模
廿载折磨风雨收,此身虽在鬓先秋。
休残宁有挥戈志,病重何堪秉烛游。
世上是非随曲笔,胸中丘壑共登楼。
君怜鮀水凉犹热,热比凉来胜一筹。
立秋古诗 篇3
1、《七月十四夜立秋二首·其一》
清朝·朱昆田
我本悲秋客,天涯怯素秋。
吴根萦梦寐,海角又勾留。
暗砌风梧脱,凉虫露草幽。
一丸明月上,隔座好探钩。
2、《七夕酷暑次日立秋大雨》
清朝·吴逢圣
洞光无力消炎威,摆磨出火飙轮飞,生绡身著金甲衣。
天上长虹片云锁,双星眼枯无泪堕,席地深宵盘礡裸。
报秋一叶飘井桐,霹雳破山倾崩洪,快哉肘腋生清风。
3、《立秋》
元朝·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4、《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宋朝·范成大
箕踞绳床政自豪,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
5、《立秋前二日流河驿作》
明朝·皇甫涍
流河驿下未逢秋,那堪坠叶似行舟。
宵窗乍见明波影,蘋末风来客倍愁。
燕南气殊物候改,叹我驱驰独未休。
他乡岁月忽易度,故山芳杜空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