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范文网

浮躁的社会教案

发表时间:2025-02-10

最新浮躁的社会教案(范文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荐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浮躁的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参观超市,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2、掌握在超市购物时应遵守的文明规则。

3、能遵守外出参观的安全礼仪。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与超市联系,争取参观活动能够得到超市的支持。家长给幼儿带2到5元钱。

活动过程

一、参观、购物前文明礼仪教育。

——师:今天,我们要去超市参观购物,请大家说说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超市是公共场所,是购物的地方,不能乱动货架上的东西;看到想要的东西要问一问多少钱,看看自己的钱是否可以买到,要有计划地选取物品。

二、参观超市。(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参观超市,教师随时解答幼儿的提问)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货物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幼儿观察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不打扰别人购物,不乱动东西。

——引导观察超市收款的过程,比较和在商店购物时有什么不同,了解超市购物的流程。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商品,然后拿着商品到收银台交费。

三、参观、购物后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超市的特点和超市购物的流程。

2、鼓励互相分享讨论: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你在超市参观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教师小结:参观超市的过程,归纳超市的特点以及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超市购物了。

活动应变

1、外出参观对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是非常有效的活动,可请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提供帮助,提前通知家长,请家长给幼儿准备零钱。

2、为了避免人过于集中,可以分组参观,如每组观察不同区域的货物、工作人员、购物流程等。

活动延伸

活动后可以开展角色游戏:娃娃超市。

区角活动

角色区:将角色区布置成超市,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超市购物的情景。

环境创设

主题墙内张贴幼儿超市购物的照片,鼓励幼儿学习有计划地购物,能遵守公共秩序。

家园互动

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超市购物,感受超市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随机教育

超市是一个公共场所,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安全。

浮躁的社会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并通过此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配合了解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的名称,有目的地观察或了解记者的工作。

2.收集本园部分工作人员的照片并对他们发出邀请,自制的简易话筒、照相机、字卡、音乐、小卡片、笔等,“会议”场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记者吗?”(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经验)“你们知道记者有什么本领吗?他们去采访的时候,通常要带上什么用具?”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记者”。“你们想当小记者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去看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让幼儿自由观看。

3.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谁呀?在干什么?谁先来说说?”

4.“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园长、老师、阿姨请来了,你们都想当小记者,那么想问些什么问题呢?”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5.“哦!小记者,你们想采访的事可真多呀,这样吧,等一下,你们商量决定,愿意采访谁,就和他说说,问问你们想知道的事。不过,怎样才能让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呢?”请幼儿学习记者使用礼貌用语:我可以问你问题吗?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谢谢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记者,你喜欢在什么电台、电视台或报社工作呢?等一会儿,有礼貌地告诉你要采访的人。”

7.“采访完后,我们开个‘新闻发布会’把采访到的事告诉大家。小记者们记住啦:主办单位是,地点是,时间是,请准时参加。”

8.“为了工作和联系方便,麻烦各位记者先登记一下单位,再带上采访用具去采访。”请幼儿自报自己的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即时登记,****。老师和幼儿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访对象谈话。

9.师生共同采访时,“工作人员”布置会议场地,音乐响后,集中幼儿开“新闻发布会”。

(1)开场白:老师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各位的到来并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2)请幼儿自由发言,把采访的事告诉大家。

(3)老师小结。

10.请幼儿代表“主办单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送上一份简单的

礼物,谢谢他们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并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让小记者们与各位“大合照”结束。

四、各领域渗透

语言:开展多种语言游戏,游戏中重点加强礼貌用语的训练并提高小朋友大胆说话的能力。

健康:通过让幼儿玩一些体育游戏,向幼儿渗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们的工作人员、社会上真正的记者为了工作都在辛勤劳动。

科学:认识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话筒等的特点、用途。

美术:学习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尝试自己制作话筒,照相机等。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听一些新闻广播,给幼儿读报,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主动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接触。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一些记者采访过程的照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照片,剪报等。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在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读报,并引导幼儿尝试大胆地和身边人交往。

中班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10、120)感兴趣,在活动中感知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描述情境,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海报背景图三幅,正面分别写着110、119、120,背面贴有双面胶的卡片若干,活动记录表张。

2、自制课件,不同的电话机、手机。

活动过程:

一、感知辨别

1、引出特殊的电话号码

师:最近,我们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电话机和手机。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时发现,家里的电话号码有8位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11位数字。黄老师还知道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只有3位数字,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碰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使用的,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号码吗?(110、119、120)

小结:我们班有小朋友知道这三个电话号码。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个数字,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

2、配对游戏

课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场景图与三个电话号码,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师:发生这样的危险和紧急情况该拨打什么电话?房子着火了该打哪个电话?

幼119。(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将号码119与着火的房子相配。)

师.原来,发生了火灾要打火警电话119。那有人生病了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120。(根据幼儿回答操作课件,110与病人的图片配对失败,120配对成功!课件中响起欢呼声、)

师.这次对了。原来有人突然生病或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那马路上有人打架要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配对成功。)

师:对l如果有人打架,周围的人可以打报警电话110。

拉拉(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天线宝宝拉拉j.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三个电话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幼.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三个数字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时用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师:哦,我也有一个理由,这三个电话号码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时我们不能随意拨打这三个电话。拉拉,我们说得对吗?

拉拉小朋友和黄老师都说对了,告诉你们,之所以说这三个电话特殊,还因为它们都是免费的。好了,现在我们起跟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做个“谁不见了”的游戏吧(教师播放课件,先同时呈现三个号码.点击让其中一个突然消失,请幼儿说出消失的是哪个号码,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并记住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拉拉、黄老师,你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那么你们会用这三个电话号码吗?

二、模拟实践

1、学习拨打火警电话119师:拉拉问我们会用这三个号码吗?你们会吗?让我们试试吧

师:(播放课件,幼儿园大门口的真实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门房间着火了。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谁愿意来打电话?

师:记得要像上次火灾逃生演习一样快,要不小火很快就会变成大火。(播放课件,出现电话的图像,请一个幼儿用真实的电话机边说边拔119。幼儿拨完后,课件里的电话铃响起,消防员出现在画面中。)

中班社会活动:给椅子洗洗澡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确实劳动不止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现在的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日趋渐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则越来越差,缺乏劳动的概念,更缺乏对劳动的体验。于是我设计、组织了“给椅子洗洗澡”的社会活动,本活动来源于《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班(上),我以“为椅子洗澡的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本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在玩中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在做中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思想,让幼儿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表达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快乐。

2、鼓励幼儿学习劳动方法,即使用清洁工具有顺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儿要爱护小椅子,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重点:教育幼儿要爱护小椅子,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难点:学习使用清洁工具洗椅子,感受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椅子每人1张;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音乐、“椅子”录音。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椅子哭了

●录音:“呜呜……”师:是谁在哭呢?

●椅子:“呜呜……”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们身上都很干净,你们看,我的身上很脏,我身上为什么会这么脏呢?

●你们能帮我洗个澡吗?

二、我来给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师:你们愿意帮助小椅子洗澡吗?那我们用什么来给小椅子洗澡呢?(老师在肯定幼儿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们请它们来帮忙。怎么样才能把小椅子擦干净?(每个地方都要擦到)

●幼儿尝试用抹布开始擦洗椅子,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快乐。

2、交流

你是怎么洗椅子的?鼓励个别幼儿来示范并用语言表达洗椅子的过程。

3、总结

●胡老师还把擦椅子的步骤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擦椅子,这样我们会把小椅子擦得更干净。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拧一拧;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脚,擦一擦;椅子档,擦一擦,小椅子,开心啦!)

●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还应该怎么更好地爱护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谢谢你们把我洗得这么干净,以后你们要好好的爱护我噢!

●我们去看看小椅子干了没有,我们带小椅子一起回活动室吧!

创设情景,帮助产生想帮助小椅子的欲望。

开拓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用什么材料与方法去进行清洁小椅子。

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儿歌,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骤。

通过讨论培养幼儿爱护小椅子,轻拿轻放的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请到我家来做客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请到我家来做客

活动目标

1.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练习: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说什么?

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展开

1.经验讲述:做客。

提问:我们到别人家做客,意见活动过程

2.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提问:到朋友家做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见到大人的时候。

大人给点心的时候。

回家的时候。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

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

做客时不能在别人家里乱跑,不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离开时要跟主人说:“再见”。

3.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

指导语: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4.开展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引导幼儿分组利用环境布置“家”进行游戏,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5.知识拓展: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比如:铅笔,剪刀

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接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

三、结束

1.活动讲评:根据幼儿参与活动使用礼貌用语情况进行讲评。

2.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活动《三只蝴蝶》教学研讨

陈:目标——1.感受蝴蝶与花对待朋友的热情,积极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解决问题。

2.尝试理解只有合理的帮助才能最终给大家带来快乐。

以往的活动中是体现蝴蝶的相亲相爱,但为什么不能分开躲雨呢?能不能从故事出发让孩子引发思考,理性地对待这样的问题。上课中社会和语言还是有较多的说教。

王:目标中不是热情,故事中传递出的语气是有些对朋友的不热情。原故事中的体现不是这样的。

冰:我一问孩子就说分开来躲。

王:这个故事的载体合适不合适。目标2中好像活动中没有体现而且

吴:这个活动应该不是帮助,而是合理的解决问题。

王:以前的价值观和现在的价值观的转变,

吴: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问题再现。

陈:社会领域比较容易说教,

丹:孩子的理解还是蛮浅层次的。

沙:第一个孩子处理办法就比较好,说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几片叶子。

王:社会活动应该来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这个活动还是老师选择的。

陈: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来不是这样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说出来,是否有必要开始。

王:课件里与问题,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觉得有地方躲。还有好多细节,花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画面马上跳到下雨,应该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节。在表演时应该投放一些胸饰。

丹:这个活动中还有一个相亲相爱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师讲故事的时候语气较平,故事不生动。

王:老教材和时代有些脱节,而且情节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王:三只蝴蝶还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亲相爱的角度能不能挖进去。

吴:用生活的问题。

王:不过相亲相爱的教材有更多优秀的教材。针对这个活动还是不用这个教材。

中班社会教案:拾到东西要归还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准备:动物头饰、情景表演

过程:

开始部分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 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说了什么?)

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

(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 (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 (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

(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 (表扬自己)

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