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汤圆(通用)

发表时间:2022-01-18

我的家乡在繁华似锦的上海,听外婆说城隍庙的汤圆,最美味了。

那可算是老字号了,虽然说近几年也顺应潮流推出了菜点盖浇饭之类的时髦种类,不过城隍庙的汤圆却始终是老食客舍不掉的一块心头肉。

古色古香的店里,人们都围着红木桌子对着一碗散发着桂花与芝麻味道的汤圆,一口一个,汤圆也要正当时节,吃起来才特别有味道!

城隍庙的汤圆是用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像乒乓球似的滚圆滚圆的。特别招人喜欢呢!谁见了,都会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汤圆一开锅,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细看熟透了的汤圆,白白的,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白糖馅儿,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用调羹盛起汤圆放入嘴中,轻轻一吹。香喷喷、甜蜜蜜的芝麻馅就会流出来,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心中。

城隍庙的汤圆驰名中外,不仅上海人喜欢,就连外国人也经常去那大饱口福。

吃汤圆很有讲究,就是吃的时候,用牙齿轻轻一碰,就行了。可别用力太大哦!听外婆说,一位外国人去城隍庙吃汤圆,因为第一次吃,所以不太讲究,就一口咬下去,结果芝麻馅像喷泉一样,喷出来。弄得他措手不及,脸上都是芝麻,烫得他哇哇大叫,可他还是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上海的汤圆真好吃。

我爱家乡的汤圆,味道无可挑剔。

其他人还在看

家乡的秋天(通用)


走进秋天的田野,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金涛翻滚的稻田、笑裂开嘴的玉米地、涨红了脸的高粱坡,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点点浪花荡漾着丰收的喜悦,看了十分欣慰。

村后的果园,让人感觉到好像到了人间仙境。看啊:一串串葡萄挂满了枝头,有的绿,有的紫,像一串串宝石,格外诱人,叫人真想摘下来尝一尝。苹果打扮得漂漂亮亮,露出红扑扑的小脸,很害羞似的。梨子则像一个个小小的金葫芦,把它对整个季节的记忆珍藏在心里。桔子深藏不露,躲在厚厚的绿叶里不肯出来。西瓜在地里露出大大的将军肚,微笑着欢迎人们的光临。

一阵微风吹来,玉米林翩翩起舞,在空中尽情摇摆;枯黄的小草轻吻着大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就不想起来。看着农民伯伯那喜悦的笑脸,望着小朋友那高兴的神情,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走进秋天的树林,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树叶,有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美丽级了,仿佛给大地披上一件厚厚的色彩绚丽的地毯。忽然一阵秋风吹来,地上的落叶随风飘动,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只只黄莺,展翅高飞

晚上,林间的小生命,一会儿是独奏,一会儿是合唱,好像是在演奏一曲秋日的交响乐。虽然缺了指挥,配合得却十分默契。有时甚至还让人感觉到,禾苗、小树在为它们伴舞,小溪在为它们喝彩,真是迷人极了。

走进秋天,天气越走越冷,但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不停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家乡的春天(通用)


春天是色彩斑斓的,是美丽的,家乡的春天更美丽。

校园里,空气清新,桂花树上长满了嫩绿的叶子,一片绿色;几朵红艳艳的花儿羞答答从土地里探出来;雪松笔直地矗立在校园里,叶子很茂密,深绿中藏着淡绿,还伴着一点点银白。

河堤旁,柳树长长的枝条拂在水面,像一个姑娘在梳理她长长的头发。急促的河水向下流,鱼儿时不时跳出水面。

公园里,人们悠闲地走在石子路上。路旁茂密的小草像一张张毛茸茸的地毯。虽然没有花儿的点缀,但依然是那么美。瞧!那些含苞待放胡花苞,一枝枝挺立在土中。

乡下的田野里,只长出了短短的芽儿;田野旁到处是杂草。另一边,金灿灿的油菜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狗尾草见伙伴们还都没有苏醒,弯着腰不停地叹气。

山上的树成排,杜鹃花儿开。从远处看,只有密密麻麻的树木;从近处看,还不止挺拔的树呢,还有草丛,草药和在山上经常出没的小动物;小鸟也出来竞展歌喉。

春风从村头走到街尾,叫醒大地的万物。春雨带着愉快的心情滋润着美丽的春天。

春天是色彩斑斓的,是美丽的,家乡的春天更美丽。

家乡的果园(通用)


我家乡在台山,有一个大果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果树开花了。苹果花、梨花、香蕉花、芒果花都开了,红的、紫的、蓝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它们正在朝我微笑呢,还时时传来一阵清香。

夏天,果树长得葱葱笼笼的。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果园包得严严实实的,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在果园里乘凉、下象棋、荡秋千,时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热闹极了。

秋天,果子熟了。苹果、梨、香蕉、石榴、桃子都成熟了。苹果红红的,像小朋友红红的脸蛋一样,梨黄黄的,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香蕉像小船,又像月亮,石榴甜甜的,桃子酸酸的。果农们摘果子的时候绽开了微笑,唱起了一首丰收的歌儿。我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冬天,果树光秃秃的。树叶没有了,只有几只老鹰停在果树上,一动不动,构成了一幅静态美的画。

啊!我家乡的果园么美丽迷人啊!我爱家乡的果园。

第一次煮汤圆(通用)


今年元宵节,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弟倒一副欣欣然的样子。可我却惨了,我要为我和我弟做饭。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家里只有一包冰冻的汤圆了。

我只好拿冰箱里的那一包汤圆,接着准备一锅清水在灶台上煮。我在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装,将汤圆一个个地放入锅里,搅了一圈。哇,汤圆一开始是盛的,后来每过一会儿汤圆便慢慢浮了上来,好像一只只潜水冠军。我在等待汤圆煮熟,可过了几分钟,我便忍耐不住了,心想:这冰冻的汤圆岂是半个小时能煮熟的,于是我将火开小了些,便自己去看电视了

两个小时后,我伸着懒腰站了起来,肚子好饿,这才连忙想起灶台上的汤圆我飞奔到厨房,才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原来是煤气忘关了,而且汤圆都已经糊了,和水混为一色都是棕黑色的,我赶忙关上煤气,关闭灶台,打开门窗,带弟弟出去吃饭了,真是太险了!

此事件中,我的到了深刻的教训,一定要注意水电火煤气的安全使用,虽说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也经常对小朋友们强调,却连自己也没有做到,我可真是乌鸦站在煤堆上,瞧见别人黑,瞧不见自己黑。

家乡的名人(通用)


大家都知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个歇后语吧,可你们知道吕洞宾的故事吗?

相传吕洞宾是山西人,为人善良,刚正不阿。八仙之中,吕洞宾名声最响。因为他行踪不定,经常在人间济世度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过他点化的。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飞升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

北宋时,有一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疟疾流行,有位卖菜的老婆婆,子孙都染上了疟疾。一天,有位道人过来,老婆婆招呼他喝茶,礼数周到,并叹息说:家中子孙都病,先生能否施治呢?道士说:明天早晨等我来。第二天清晨老婆婆便等在那里,道士给他一个纱袋,包着一丸药,说:发病时让他拿着这药,病自然会好。一丸可以治疗百人,超过一百人,便没有效验了。老婆婆照他的话做,子孙病好之后,又拿来治疗邻居,共治好百人之多。超过百人,药便没有效验。老婆婆将纱袋拆开,里边没有药,只有张纸条,写着吕洞宾三个字。

湖北鄂城某镇有一位贫穷的妇女,向来患有风瘫症,每天爬着来到桥上乞讨。一天,遇见一位道士经过,问起她来,贫妇回说:丈夫死了,还有位八十岁的婆婆,每天来这儿讨些钱米供养婆婆。道人听后,便将棕拂尘一头递过去,说:拉着拂尘起身试试看。妇人牵着拂尘,果然站了起来。又说:你且试着跟我走。妇人跟着走了几步,瘫病竟全部消失,恢复了行走能力,忙拜谢说:先生住在哪里?我们可以登门道谢。道士说:我住在某人家的楼上。妇人回到家,婆婆十分惊异。问起缘故,知道遇上好人。第二天,找到那家人楼上,并没有道士,一抬头,见到吕洞宾画像,与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样,才知是吕洞宾救治。

吕洞宾类似的故事极多。说法不一,但不论什么版本,都说吕洞宾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神仙。这就是我们山西的名人吕洞宾。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