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姐,又名瓢虫,分位两大类:七星瓢虫与二十三星瓢虫,分为益虫与害虫。
瓢虫大多数通体红、黑、橙色,害虫较多。生命十分脆弱,头小,脊柱很长。可以飞,飞翔时利用翅膀和软骨。它的血是黄色的,味道让人呕吐,无法形容。
今天,我抓了两只花大姐,一个是七星的,另一个是二十三星的。没办法,在这瓢虫泛滥的季节,它让人讨厌。这两个瓢虫被我放在瓶子里,它俩的行动却截然不同,一个慢慢悠悠地交错着它的八条腿,好像在打瞌睡,它不时地缩进壳里,像乌龟一般只有一个圆形的轮廓;而另一个却非常焦急的左顾右盼,把翅膀伸出来,到处乱飞,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一会儿又将身体倒过来,八条腿不停地扑腾,撒娇地不知忙活个啥。等一会儿,两只瓢虫不动了,仰着头,经过妈妈的急救诊断原来是它们没劲儿了,妈妈用笔一勾,翻过来了,它们好像在为妈妈也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欣慰、欢喜
精选阅读
推荐:小瓢虫的经历 小学作文怎么写
我是一只小瓢虫,昨天我可是被整了的,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这天,我正在悠闲地散步,忽然,一个个黑点点从草丛中飞出,还伴随着一声声惨叫啊哇呀咿呀!哈!
同时,草丛中又会传出一声声幸灾乐祸的笑声。我不由得很好奇。
于是,我带着好奇心来到了那根草下面,一只蚂蚁在叶面上爬,一边说着也没有什么的话还没说完,蚂蚁一声惊叫啊――,它已经被弹了出去,不知飞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叶子上传来一阵笑声,我爬了上去想看个究竟。左看看,右看看,没什么特别啊!我只听见绷的一声,我也被弹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周围都是被弹出来的伙伴。
我提议大家一起飞过去看看。于是大家扑着翅膀蜂拥而去。
我们终于发现有只螳螂卧倒在草边一定是它捣的鬼,大家都很气愤。我们拉着草尖儿,一、二、三!把螳螂弹了出去。
大家大笑了一番后又各干各的去了,我呢,也就继续散步。
大班瓢虫教案(汇总5篇)
大班瓢虫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2. 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二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己制作的瓢虫(人手一个),记录纸
2 大瓢虫(背上没有黑点),笔、数字卡
三 活动过程:
1 单数和双数
教师借助大瓢虫告诉孩子,大瓢虫身上的黑点能两两对应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双数;有一个黑点多出来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单数。
请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瓢虫上尝试,看看从1到10中,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2 集体学习,进行纠正
教师在大瓢虫上演示过程,帮助幼儿核对、纠正。
: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提问:“我们身体上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3. 游戏
教师任意出示1—10内的一个数字卡,幼儿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用动作表示。如:单数拍手,双数跺脚。
大班瓢虫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田鼠太太的项链》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7以内数的分合。
活动目标
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运用减法算式题表示粮食递减的过程。
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换购物品,从而体验到换购物品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列算式
1、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项链》。
2、分段讲述故事,解决问题:
(1)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
师: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田鼠太太就开始为过冬准备粮食了。现在,先来数数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点提问:
①你是怎么数出来的?(两个两个数、目测接数等等。)
②那谁能用一道加法算式来告诉田鼠太太一共有几袋稻子?(6+1=7)
③谁能根据这道加法题编出另一道加法题?(1+6=7)
小结:原来一道加法算式,当等号前的两个数字互相交换位置,两个数的和不变。
师: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点提问:
①谁能用一道加法算式来告诉田鼠太太一共有几根玉米吗?(2+5=7)
②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根据玉米的大小不一样,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③用加法交换律来列另一道算式。(5+2=7)
师:花生仁有几瓶?
重点提问:
①你们来列一道式题告诉田鼠太太它的仓库里现在有几瓶花生仁了?(4+3=7)
②用加法交换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题。(3+4=7)
(2)讲述故事中间部分,尝试用减法来解决问题:
第一次交换:
重点提问:
①谁能帮田鼠宝宝算一算还剩多少粮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还剩几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还剩几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还剩几瓶?(7-3=4)
小结:原来,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还剩多少,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第二次交换:
重点提问:
①你们能帮田鼠妈妈算一算吗?
第三次交换:
重点提问:
①你们说田鼠太太会不会再用粮食去换新鞋子呢?
②怎样列算式? (4-4=0、2-2=0)
(3)讲述故事结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着北风,天气冷极了,田鼠宝宝饿得直哭,田鼠太太没办法,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她又累又饿,什么东西都找不到,晕倒在雪地里。
3、想想说说:
重点提问:我们怎样改编一下故事,既能让田鼠太太变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饿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讨论改编故事:
重点提问:根据我改编的故事,你们怎样列算式来表示呢?
2、幼儿尝试操作练习列减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语言表达列式的过程。
三、延伸活动
其实这样一些物品连续减两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还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列式。(列连减的算式。)
大班瓢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厚薄、高矮、粗细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
3、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7张厚薄不同的图书图片;7张高矮相同、粗细不同的树干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这里有一些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出示厚薄不同的图片,7张)。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可是他们没有名字,很伤心,我们来帮他们把名字起了好吗?
你们看看那一本书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们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谁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谁是最薄的?
下一个应该是谁呢?
依此类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能够找到一个既快又准确的方法。
他们又要出来玩了,这次他们是老大现出来的(让幼儿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选出最厚的方法按从厚道薄的顺序排列)
2、粗细的排序
这些书门出来玩,感到很累,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些树桩。他们就商量在树桩上坐一会儿,休息一下,可是他们应该怎样安排呢?
(出示7张高矮相同、粗细不同的树干图片)他们想把这些树桩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怎样排?
引导幼儿用前边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细的方法进行排序.
这时,他们想换换位置,把这些树桩从粗到细排,哪有怎样排?
请几个幼儿用相同的方法上来亲自操纵,进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们玩得很开心,你们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们要排队才行。
将全班幼儿按人数分成六组,进行从高到矮,从矮到高排序
结束部分:
排好队,和幼儿一齐开火车出去。
大班瓢虫教案 篇4
教学目标:领会瓢虫的特点,能运用各种方法制作瓢虫并装饰。
教学重点:制作各式各样的瓢虫,用艳丽的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运用材料,以各种方法制作2—3种瓢虫。
课前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彩色笔、瓶盖等材料。
一、导入
由瓢虫的幼虫引入瓢虫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不过我们要先来看看它小时候的模样、(课件展示瓢虫幼虫)
2、虽然它现在还不是很漂亮,但是不要着急,我们接着看,当它再长大一点,就会变成一个蛹、(课件展示瓢虫蛹)
3、再过不久它就会羽化,变成现在这个模样、(课件展示羽化)现在你能猜出这位朋友是谁了吗?但它刚羽化完的时候颜色比较淡、
4、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变成现在的模样、(课件展示)对了,它就是大家都认识的七星瓢虫、
二、认识各种瓢虫
七星瓢虫穿戴白底,黑色圆点花纹的衣裳,在紫色的花丛中看起来格外漂亮,它告诉我,为了今天与同学们认识的时候更热烈,它还带来了几位朋友,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位朋友是什么样的?(课件展示其它种类的`瓢虫)
1、第一位朋友叫做赤星瓢虫,"赤"可以代表白色,这位朋友在它黑色的衣服上加了两颗大大的白点,真是无愧于"赤星"这个名字,多稀奇的衣裳啊!
2、这位叫做橙瓢虫,一看就知道是果为衣裳是全橙色的,看来这位朋友一定很热情很活泼、
3、下一位朋友叫做白班褐瓢虫,它穿戴一件白褐色的衣裳,上面还有很多椭圆和长条的白色斑纹,装饰得满身都是,只留下了两只黑眸子,真是可爱、
4、瞧这位,白色的条纹在白衣裳显得稀奇突出,也果此得了一个白条瓢虫的名字、
5、这位大十三星瓢虫,不消说,你们也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一起来数数看是不是十三颗星、
6、它叫做龟纹瓢虫,你看它身上的斑纹是不是有点像乌龟身上的斑纹、
7、这只瓢虫看起来不怎么好看,它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咬人猫黑斑瓢虫,可别以为它咬人,其实是果为它最喜欢待在一种叫咬人猫的植物上、
8、这只三色瓢虫的名字很简单,就是果为它身上的斑纹有三种颜色,而一做成一只般的瓢虫身上只有两种颜色、
9、这位小白瓢虫满身通白,还毛茸茸的,看起来小巧可爱、
三、制作方法阐发
1、还有好多位朋友,就不一一介绍了,认识了这么多位朋友,看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花衣裳,同学们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位瓢虫的衣裳吗?
2、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只瓢虫的花衣裳吗?(出示典范榜样作品)老师以为这只瓢虫的花衣裳最好看,或许它没有刚才这几位瓢虫朋友漂亮,但它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老师还为它起了个名字叫满天星、(引导学生观测制作的瓢虫)。
3、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把它做出来的吗?先给你们一点提示,(示范做立体圆形的剪法,学生跟着做),试试看,谁最先把它做成立体圆形、(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制作方法)
4、现在,它还差头和脚,我们来比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为它加上头和脚,把它变成一只瓢虫的形状。
四、学生实践
其实,今天老师是来请同学们帮忙的,我们这几位瓢虫朋友稀奇爱美,他们想请老师给他们设计漂亮的花衣裳,老师给它们设计了一
件,可它们觉得不够,所以老师想到,我们班上的同学心灵手巧,一定能为瓢虫设计出漂亮的花衣裳,同学们愿意帮老师吗?那么请同学们用彩色纸和彩色笔为你手上的瓢虫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吧!(出示课题,请学生动手制作)(辅导,请学生为自己设计的瓢虫的花衣裳起名字)
五、展示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介绍作品和自己起的名字,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
2、小结:今天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巧手为瓢虫设计了一件件漂亮的花衣裳,在生活中,大自然也用她的小巧手设计了瑰丽的地球,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爱护大自然,哪怕是一只小小的瓢虫,用我们的巧手让世界变得更加瑰丽、
3、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位嘉宾(出示用鹅卵石画成的瓢虫),它要告诉我们,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制作瓢虫,同学们回家以后可以测验考试一下,看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制作瓢虫、
大班瓢虫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瓢虫的花衣裳》是小学美术课中有关“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直观生动的真瓢虫——小瓢虫图片——汇报搜集瓢虫资料——画(捏、剪)瓢虫,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鼓励学生多留心生活,从而爱生活、爱自然的好品质。
学生分析: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对小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设计、装饰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使他们了解到课后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来制作物体。
2、学生具有初步的搜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让学生养成爱护益虫,保护环境的习惯。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用几种方法来表现瓢虫。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了解瓢虫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不同材料制作立体瓢虫。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瓢虫资料、半圆形物品(例如:瓶盖、半个乒乓球等)、好看的纸(如:彩纸、糖纸、包装纸等)、剪刀、胶棒、透明胶等。
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瓢虫图片、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组一张方形吹塑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汇报、交流关于瓢虫的知识:
1、通过课前了解,指名汇报(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
2、组内简单交流。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瓢虫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内简单交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活动丰富的关于瓢虫的知识。
认识瓢虫身体结构、外形特征:
1、出示瓢虫图片,观察后说一说瓢虫长什么样。
2、归纳小结(课件演示):
(1)瓢虫身体结构包括头、身体、脚等几部分。
教学活动
美术课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既关注瓢虫整体特征又可以观察一些细节特征,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细致认真观察的习惯。
设计意图
(2)瓢虫身体各部分特征:
头上有触角一对和一对复眼。颜色较深。
身体接近圆形,背上有一对半圆形的翅膀,翅膀上有圆点形的花纹。色彩鲜艳。飞行时翅膀展开露出身体。足有六对,较短。通过观察使学生对瓢虫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头脑中原本模糊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为创作中正确表现瓢虫打下基础。
欣赏瓢虫图片:
1、多媒体自动播放瓢虫图片,大家欣赏。
2、交流新的发现和感受,说说自己喜欢哪只瓢虫。学生回答时教师点击放大学生所说图片。
3、欣赏瓢虫的花纹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从花纹和色彩等方面欣赏瓢虫并加以小结:瓢虫的种类很多,形状有各种变化,花纹颜色更是丰富多彩。学生对七星瓢虫非常熟悉,在看到其它种类的漂亮瓢虫时感到非常新奇和惊讶。大量瓢虫的图片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
导入情景:
课件展示情景:瓢虫王国要举办第xx届花衣裳展示会,欢迎小朋友们参加。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情景引出创作话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探究瓢虫的表现方法:
1、小组讨论: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一只瓢虫参加花衣裳展示会。
2、小组交流。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小结:绘画法,剪贴制作法,泥塑法,实物装饰法。
3、教师简单示范:
(1)用卡纸制作瓢虫身体的方法。
剪出圆形→从边缘剪一缺口至中心→开口稍重合粘贴成帽子的行状。
问:怎样剪出一个圆?
(2)如何利用实物制作瓢虫。
可以用半圆形的物体直接制作或简单包扎后装饰。
(3)如何使瓢虫的花衣裳非常漂亮。
用各种颜色做出各种形状的花纹,使瓢虫穿上漂亮的花衣裳。
(4)其它方法简述。让学生课前主动收集材料,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综合探究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学会美术学习和活动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的示范引导,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与创作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学习美术知识。加强必要的技能技法传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只作简单的示范,把广阔的创作空间留给学生。通过探究如何使瓢虫的花衣裳非常漂亮,学习美术装饰的方法,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龄人范作欣赏:
1、欣赏第xx届瓢虫花衣裳展示会的作品,谈谈感受。
2、互相交流哪些作品漂亮,说说理由。
3、互相交流哪些作品比较特别。学生在探究之后获得一定间接经验的基础上欣赏优秀的范作认识上会更加深刻。通过欣赏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能力。
创作练习: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要求:
(1)根据自己带的材料,选择最喜欢的方法表现一只瓢虫。
(2)瓢虫的花衣裳要新颖独特、漂亮美观。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最后评出最佳参展小组。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之后,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为学生的创作进一步明确方向,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增添学生的创作动力并有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
展示评价:
1、展示作品。
2、介绍作品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3、评一评自己喜欢的作品。让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回顾总结、取长补短以促进今后的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的作品。
瓢虫的勇气 小学作文怎么写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不解之谜:生命究竟是什么?原来从一些小动物身上就可以得到答案。生命就是坚强拼搏的毅力。
一天,我们全家人去野餐。刚刚铺开帆布,摆好食物,嗅觉一级达人瓢虫就寻香而来。它像一架微型的红色飞机,旁若无人的直接降落在我最爱吃的蛋糕上。看到蛋糕被这个不速之客抢占,我心里顿生恶意:我要恶作剧。
于是我趴下来,用食指对准瓢虫使劲弹了一下。立刻,它像石子一样飞出去足有两米。我一阵窃喜:叫你再抢我的食物!
但令我惊讶的是,它刚一落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翻身,调整姿势,然后立刻又飞了回来,再一次准确无误地停在蛋糕上。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只瓢虫的所作所为,不由得火冒三丈。等它刚刚停稳,我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对准它就是一阵猛吹。我这口气对人类来说,没有什么,但对小小的瓢虫来说无疑是一股可怕的飓风。刹那间,它就被刮得无影无踪。我正暗自高兴,敌人要死到临头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才短短一分钟,瓢虫不知又从哪里飞了回来了,而且又停在了蛋糕上。
可恶!实在可恶我没给它喘息的机会,又一次憋足气,趁它不注意,再次发起猛烈进攻。我心想:这下你肯定完蛋了!正当我的意时,万万让我没想到的是,它又不屈不挠地飞回来了!
我被瓢虫的勇气彻底震撼了!
为了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飘虫愈挫愈勇,冒死进取的精神,令我佩服;它的不放弃,令我震撼;它强烈的求生欲,令我明白:它的勇气是多么得坚不可摧。
我终于知道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有瓢虫的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
作者:赵孚嘉
指导老师:何巧燕
介绍四星瓢虫作文作文大全
昨天,我吃完饭,突然,妹妹跑到我面前说:哥哥,有一只虫子爬到筷子上了!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啊!一只可爱的瓢虫正停在筷子上休息呢!
我轻轻地把瓢虫抓住,迫不及待地想把它贴在我的标本集里,可是,透明胶找不到了。我把它倒着放在一片板子上,小心翼翼地端着板子,生怕瓢虫摔死。
透明胶找到了,我兴高采烈地把瓢虫贴在蚱蜢后面。
我数着瓢虫身上的星星,一,二,三,四。啊!原来是四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