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哥哥!我在卫生间里大叫起来。哥哥却站在一旁幸灾乐祸,哎!怎么会这样呢?那就要从昨天中午说起。
昨天中午,妈妈煮了一锅鸡蛋,我刚拿起来一个鸡蛋,就看见哥哥拿着鸡蛋往头上打,接着轻轻松松地就把鸡蛋的外壳褪去了,鸡蛋就露出了白白的大肚皮。我看见了这景象,就学着他的样子,把鸡蛋也往头上一打。啊!只见鸡蛋流了我一脸。原来我拿起的是一个生鸡蛋。我连忙去到厕所,把脸用肥皂洗了好几遍。哈哈哈哈一阵刺耳的笑声传来,我知道了,原来鸡蛋被哥哥掉包了。
自打这件事以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区分生熟鸡蛋。我通过查资料,搜集了三种区分方法。我赶紧找来了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准备实验。
我先选用摇的方式区分。我拿起生鸡蛋用力摇了摇,我清楚地感觉到生鸡蛋里的液体在晃动。紧接着,我又拿起了熟鸡蛋用力晃了晃,没有什么变化。我用笔把这个现象记了下来。我又用转这一种区分方式,只见熟鸡蛋比生鸡蛋转的时间长。我又把现象记了下来。最后一种方法是照。该怎么照呢?就是用手电筒照一照这两个鸡蛋,看一看会发现什么不同。我先拿起鸡蛋,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搁在了桌子上,又找来了两个手机,把手机倒着放在桌子上,随即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把鸡蛋放在上面。只见生鸡蛋变白、变透明了,而熟鸡蛋却没有变化。我又把这个现象记在了纸上。结合一下这张纸上生鸡蛋和熟鸡蛋的特点和现象,我明白了如何区分生熟鸡蛋。我前脚刚把手机还给爸爸妈妈,后脚弟弟来了。他以为两个都是熟鸡蛋,于是拿起一个鸡蛋往桌子上一敲,刚好他拿起的这个是生鸡蛋,鸡蛋液流了出来,顺着桌腿流了一地。弟弟先是一惊,后来大声叫起来:姐姐!姐姐!我闻声而来,发现了弟弟闯的祸,大声叫道:李昊桐!弟弟一见,撒腿就跑了。我大声说道:今天姐姐就放你一马!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明白了看似一样的东西,其实里面还蕴藏着很多秘密。这些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作者:李沫言
指导老师:任萍、陈毅、刘秘含
延伸阅读
有趣的生鸡蛋和熟鸡蛋(通用)
桌子上怎么有这么多鸡蛋?噢,老师知道我没吃饭,所以这些鸡蛋都是给我的。一个同学嬉皮笑脸的说。到底怎么回事啊?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我也很好奇。
这件事成了同学们心中的一个谜团。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今天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我心里想:不就是区分鸡蛋嘛,把鸡蛋打碎,不就知道了。这时,老师又加了一个要求:不能损坏鸡蛋。我心想:这也不难,把鸡蛋晃一晃不就知道了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可老师说这种办法不好区分,而且万一把鸡蛋晃坏了怎么办。我心想:不用这种方法,那你有什么办法。这时,老师说他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转鸡蛋。但我想,老师的这种办法一定也行不通。老师说,转得快的就是熟鸡蛋,转得慢的就是生鸡蛋。这是因为生鸡蛋里面有液体,液体在蛋壳里乱动,不平衡,所以就转不动。而熟鸡蛋但则恰好相反。虽然老师说得这么仔细,但是我还是不信老师说的方法。我为了让老师输得心服口服,我答应由我来做这次的实验。同学们都说用老师的办法区分生鸡蛋,而我就是不听,非要与老师对着干。我心里非常自信,大大方方地走上台去,开始转鸡蛋。我先拿了一个颜色浅的鸡蛋在桌子上转。这个鸡蛋转得像龙卷风一样快,我想这个鸡蛋就是生鸡蛋了。然后我又转了一个红色的鸡蛋,那个鸡蛋转得就像大胖子在转圈儿,非常可笑。我想,这个鸡蛋就是熟鸡蛋了。为了验证,我拿起那个我所说的熟鸡蛋就要磕。同学们眼睛睁得很大,心里忐忑不安地看着我,我为了让别人感到我非常厉害,所以我打算拿鸡蛋往头上磕。我拿起那个鸡蛋,猛的往头上一磕,哗!我的脸上像小丑一样,满脸鸡蛋黄。大家哈哈大笑。我赶紧去清洗,洗完鸡蛋以后,我也得出来一个结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知道了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也明白了以后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通过这个区分收收鸡蛋的实验,我知道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多探索。
作者:周子莫
指导老师:任萍、陈毅、刘秘含
熟鸡蛋?生鸡蛋?(汇编)
哎呀,哪个才是熟鸡蛋呢?咦?我一进教室就听见了同学们的质疑声。我忍不住好奇地探头看了一眼,他们在干嘛呢?哦,原来是在区分生熟鸡蛋呀!
同学们开始三五成群地商量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有人说:拿起来摇一摇,不就知道了吗?我听了,赶紧拿起两个鸡蛋,轻轻地摇了摇。哎,都一样呀!又有人说:用眼睛看呗!我又趴在桌子上观察了好久,也没发现什么异样。到底怎么做才可以区分呢?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急得我抓耳挠腮。恰好这时,老师进来了。我心想:哎没什么办法了,只能问一问老师了。我跑到老师跟前问老师:你能区分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吗?当然能了!老师笑着说。我把鸡蛋放在讲桌上,一大群同学围过来凑热闹。老师问:你们猜一猜猜哪个是生鸡蛋?我们看了一会儿,异口同声的回答:有斑点的鸡蛋是生的。老师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说:好,下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老师轻轻拿起我们所说的生鸡蛋,放在桌子上使劲一转。哈哈,鸡蛋像陀螺似的飞快地转了起来。而另一个呢?老师也转了,可它却连转都不转。老师又说:下面,我们剥开‘熟’鸡蛋来验证一下。我听了十分期待。可当老师拿着鸡蛋往桌子上砸可一下之后,我们看见蛋黄和蛋清随着裂开的口子流了出来。啊,怎么会这样?老师看到我们不敢置信的样子,连忙解释: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已经与外壳融为一体了,所以容易转起来。而生鸡蛋里面的还都是液体,所以转起来就很费劲了。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恍然大悟。
原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不仔细观察罢了。只有善于观察和思考,才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作者:凌巧
指导老师:任萍、陈毅、刘秘含
鸡蛋
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让我们每人带一个生鸡蛋,比比谁能把蛋保护好,老师还叮嘱我们不要把鸡蛋变成荷包蛋。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冰箱,挑了一个又大壳又厚的鸡蛋。我把鸡蛋洗了洗,再把一叠叠纸巾放到塑料袋里,然后把鸡蛋放在纸上,最后把塑料袋扎紧,放进书包侧面的袋子里。妈妈说:今天蛋宝宝要陪你上学啦!你要好好保护她,可别让她受伤哟!一路上,我既兴奋又紧张,生怕碰到蛋宝宝,每一步都是轻轻的,总感觉今天路程特别漫长。终于到教室了,我看同学们都在摆弄自己的蛋宝宝。我把书包挂到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捧出蛋宝宝放在桌子上。蛋宝宝咕噜噜像长了腿似的飞快地滚到桌边,我赶紧抓住蛋,惊出一身冷汗。暗叹:还好我反应敏捷,否则我的蛋宝宝就粉身碎骨了。我赶忙把蛋宝宝放回书包,再也不敢拿出来了。每次下课时我都小心谨慎地打开书包看一眼蛋宝宝,她静静地躺在那儿像一个熟睡中的宝宝。
总算等到放学时间了,我背起书包赶回家。当我把完好无损的蛋交到妈妈手上时,妈妈面带微笑拍拍我说:好样的,辛苦了!我如释重负地坐在沙发上想:保护一个小小的鸡蛋就这么累,父母要抚养我长大成人该多辛苦啊!
盐水的秘密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里面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会给你带来无穷乐趣。
星期三,老师急匆匆地拿着一个罐子、一只鸡蛋和一袋盐进了教室,我们感到非常惊讶,老师在做什么呢?
噢!原来老师要做实验,老师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们非常开心。老师先往罐子注了一半水,再把那只鸡蛋放进水里,嗖的一声,鸡蛋沉进水里了,老师再把盐袋打开,把适量的盐放进水里,再用棍子轻轻地搅拌,盐溶化了,啊!奇迹出现了,鸡蛋浮上来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老师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就连蚊子飞过的声音也听得见,老师重复了一次问题,还是很安静。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盐水的密度远远大于水和食用油,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当老师把盐倒进水里的时候,鸡蛋受盐水的挤压和托力的双重作用下,盐水就慢慢地把鸡蛋往上托起。原来是这样啊!
大自然的奥妙真是太有趣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了。
鲸鱼的秘密
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它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鲸分为3类,分别是须鲸和齿鲸。这两大类的分群,再学术上主要是依据它们摄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须鲸主要的形态特徵是没有牙齿,但是有具大的鲸须,可用来筛选浮游生物。所以为滤食性。齿鲸亚目的主要特徵为有牙齿,掠食性,其牙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会有不同,全世界现存有13科约79种。
鲸鱼虽然有鱼字,其实它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它有许多和鱼类极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鱼类是左右摆动尾鳍来使身体前进,而鲸鱼却是以上下摆动尾鳍的方式前进。它们利用前端的鳍状肢来保持身体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鲸鱼背部的上端还有能保持身体垂直的鳍呢!
鲸鱼是群集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在海?生活,可是当鲸鱼呼吸时,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这时鲸鱼是利用头上的喷水孔来呼吸,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喷泉状。专家们甚至可以从喷水的高度、宽度及角度,来辨识鲸鱼的种类呢!鲸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
鲸鱼的表皮下有著极厚的脂肪层,那就是俗称的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而且也能贮存能量以供应不时之需。由於鲸鱼体内拥有许多特殊的构造,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庄呼吸、减慢心跳速度,因此当它沈到海底,总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贮存氧气的构造外,当身体某个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体内还会有集中供应的特殊机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