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一: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17字)
9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我正和妹妹玩得高兴,奶奶非把我叫去,让我给她算一笔账。
奶奶买了3斤4两的鸡蛋,每斤的价钱是3元5角,奶奶付了12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奶奶的话音刚落,爷爷就说道:"找1角钱!"我不相信爷爷能算得这么快,便用我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单价乘数量=总价;付出的钱一花的钱=找回的钱,正好与爷爷的得数一样,找1角钱.我问爷爷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原来爷爷把3元5角分成3元+5角,先算3.4乘3=10.2元,再算3.4乘0.5既3.4的一半是17元,所以一共花了11.9元,付出12元,当然一角钱了。爷爷讲完后,我明白了,他原来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可以用到数学。让数学来为我们服务吧!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二:五年级数学周记大全(300字)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三: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39字)20xx年8月1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带了10元钱到好又多超市的3层楼去买书。
我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神话传说》,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决定买下它,可一看定价,我又愣住了,原来这本书是11元。我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摸着口袋里的钱,可真叫我为难呀!
售货员阿姨看到我为难的样子,亲切地问:“怎么了,小朋友?”我腼腆地说:“我想买这本书,可是钱不够。”她又问:“你带了多少钱?”“只有10元。”我说。阿姨笑了笑说:“小朋友,你看定价牌上还写着‘优惠售书,一律九折’。”我问:“什么叫‘一律九折’呀?”阿姨说:“就是按定价的十分之九收款,比如10元的书,只收9元。”
我算了算,这本书只要9元9角。“对呀!”我连声向阿姨道谢。
今天,我既买到了满意的书,又学了知识,心里真高兴!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四: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38字)20xx年6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延伸阅读
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一: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44字)
8月3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蛋糕,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第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10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姥姥的岁数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姥姥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妈妈笑着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问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想,想不出来我不吃蛋糕。”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后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便的方法的,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龄了,也就是32岁,再用32-8=24年就是经过的年份数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骄傲了,小朋友们也不要学我呀。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01字)20xx年6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题:
一只蜗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蜗牛每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蜗牛什么时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纸上列了算式:蜗牛每天爬100-30=70厘米,蜗牛10天爬70 ×10=700厘米,蜗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蜗牛还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蜗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啊!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64字)20xx年5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师在复习时间单位,提到了平年闰年,闰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会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这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有大约1/4天,四年后就会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数最少的2月去了。
可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整百数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像20xx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应该算闰年才对,为什么一定要400的倍数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翻阅书籍,也没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个数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我想:咦,说不定可以通过这个计算出来。
说干就干,我先把5时46秒转化为20926秒,一天则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这就是人们每年少计算的天数,所以把这个数乘4等于0.9688天,人们为了简便,就看成一天,而这样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时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时间,人们就把这些时间看作一天不贴在其他99(100-1)个年份上,而这样,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时,就这样,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将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闰,即100-3=97(个),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个闰年。
五年级下册数学300字日记范例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一: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56字)
6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今天,我什么事都干完了,我觉得很无聊,就去量电视机的周长。当我拿着尺子去量电视机的周长时,就发现尺子不够长,我想:“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许老师教了可以用线来量,想到这,我便开始动手,我剪了一条很长的白线,就开始量了。当我就要量完了,就发现线不够长,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样能变简便一点”?我回房间拿起书学书来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简便一点的方法。因为我家的电视机是长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条长和一条宽。我拿着緌去量,过了一会儿,我量出来了,一条长和一条宽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两条长和宽,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于二百一十二厘米。原来我家的电视机的周长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后量物体的周长时,能想出简便的方法,就用简便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二: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294字)4月1日 星期三 雨
今天,爸爸买了40个苹果,我开心极了。
刚到家,我就想吃。
“别急,先考考你再吃,”爸爸说。
我说:“那你就考我吧。”
第一题
“一天吃10个苹果,三天吃多少个?”
我说:“3×10=30(个),答三天吃了30个苹果。
“对了”,爸爸说。
第二题
“前三天平均每天吃5个,要在4天内吃完,请问第四天需要吃多少个?”
我说:“3×5=15(个)45-15=25(个)
答:四天要吃25个苹果。”
“good”。
第三题
“我们两个人每天各吃5个,几天以后就可以吃完?”
我说:“2×5=10(个)40÷10=4(天)
答:4天以后就可以全部吃完。”
“太棒了”。
爸爸说:“可以吃了。”
我吃着苹果,高兴的笑了。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三: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51字)6月8日 星期一 晴
星期天晚上,爸爸陪我做了一题数学思维训练。
有一道题说,道路旁种了20棵桃树,要在每两棵桃树中间种一棵梨树,要种多少棵?我一看,犯了愁,马上想在纸上一棵棵画桃树,爸爸说,数学问题要动脑筋,学会思考,寻找规律,如果是100棵桃树呢,难道也去慢慢画?
爸爸接着和我分析,如果桃树和梨树一样多,要怎样才能让桃树把梨树夹在中间,我一想,一棵桃树一棵梨树地种,在最后一棵梨树后面再种一棵桃树就行了,所以梨树会比桃树少一棵,这题的答案是20-1=19(棵)。
爸爸又问,那还是两棵桃树中间种一棵梨树,哪种情况下,桃树和梨树的数目会相等呢?我又想,只要在道路上,桃树一定会比梨树多1棵的,除非……除非是在湖边,每一棵桃树边上都有一棵梨树,就会出现数目相等的情况了。
我对爸爸说了,爸爸夸我真聪明,我真高兴啊!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四: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403字)5月6日 星期四 晴
四年级上册数学300字日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一: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同妈妈一起去买菜,街上的菜铺可真多呀!我和妈妈看的眼花缭乱。我妈妈开始挑选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终于在一个菜铺挑到了她认为好的西红柿,西红柿是2元钱一斤,她买了1斤9两,她给了卖菜的3元,卖菜的找给了我妈妈1毛钱。她又买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买了2斤2两,她给了卖排骨的50元,卖排骨的找给了她39元。她又买了土豆,土豆是1元钱1斤,她买了3斤3两,她给了卖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买了豆芽,豆芽是1元钱1斤,她买了5两,给了卖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买姜,姜是2元1斤,她买了1斤半,给了卖姜的10钱,找了9元。
她买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二: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87字)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三: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95字)9月26日 星期日 晴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说:“yes!”
走出菜场,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四: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99字)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妈妈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纸板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很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单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大全
篇一:茶叶筒之谜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 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 叔叔反问我说: 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 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 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 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亮’
篇二:数学的用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篇三:有趣的数学实验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猪妈妈带着三个猪宝宝去买花。一枝花20元,猪妈妈要买60支花。于是,猪妈妈问三个猪宝宝:我们要买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最大的猪宝宝说: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个猪宝宝说: 不对!不对!是二个十乘六个十等于十二个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猪宝宝接着说:我想,你们两个都是对的,只是说法不同,其实都一样。没错!猪妈妈赞扬道。
到了绑花时间了,最小的猪宝宝抢先问:现在要帮花了,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猪妈妈没出声,大家只能摇头说不会了。过了一会,最大的猪宝宝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绑100束花。
虽然我们绑完了,可是我们还要送花给20个老爷爷,每个老爷爷分几束呢?猪宝宝们说。过了30分钟,猪宝宝们才说:哦!我们知道了,10020=5,所以每个老爷爷分5束!
猪宝宝们把花给了老爷爷,老爷爷连忙说谢谢,猪宝宝们和猪妈妈都很高兴。
听完这个数学故事,我就更喜欢数学了,也加强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四: 数学史上的明珠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篇一:数学游戏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篇二:买菜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篇三:1亿有多少
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但一亿这个数有多大对于我来说有点茫然,今天我就打算探究一下一亿到底有多大。
我准备算一下一亿滴水有多少升。我先打来一根针管,吸取2亳升的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原来2毫升的水有60滴,那么1毫升的水就有30滴了。我又算了一下,一亿滴水竟有3333333毫升。也就是说总共有3333升。一亿滴水竟汇成了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运水车,数目有多大啊!真是滴水汇成江河啊,看来我们要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
篇四:摩尔餐厅
今天,我匆匆写完作业去上网,听朋友介绍我登上了摩尔餐厅,这个游戏可真好玩呀!不但可以买食物还可以赚钱,不过我现在的餐厅不够雇员工了,于是我便向各个餐厅请教经验,店主们大部分说经营不但要看顾客来的多不多而且还要看客人们来的最爱吃什么菜,什么菜赚得最多再做决定。听了这些话我急忙打开餐厅日记看看客人们一般都点些什么,经过一番查阅我终于找到了客人们最爱吃的东西蘑菇汤、芹菜炒肉。接着我开始计算那道菜的利润最高:芹菜炒肉的成本是15元,一共可以做15份,每份可以卖3元,利益是30元,每份利益2元。蘑菇汤成本是20元,可以做20份,每份可卖5元,利益是80元,每份利益4元。蘑菇汤每份利益高,所以我每天多做了一些蘑菇汤,现在我的餐厅已经是五星级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100字日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0字一: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25字)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风和日丽,爸爸带我去钓鱼。爸爸的鱼竿长,有6米,也就是600厘米。我的鱼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钓的鱼又大又多,大的有35厘米长。而我只钓了几条10厘米左右的小鱼。虽然我没有爸爸钓的鱼大,但是今天我却很开心!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0字二: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61字)4月26日 星期日 晴
上次单元测试我又考得不是很好。扣分最多的是第八题想一想的第二小题。题目上写着四年级捐的衣服在1410到1470之间,把可能的件数由大到小写出来。我以为是把它说的1410到1470两个数与它们中间的数写出来。其实是把1420到1460的数写出来。这次的这个题目一定要记记牢,下次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会做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0字三: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68字)4月10日 星期三 天晴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 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
奶奶还可以这样付:
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
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 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一: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79字)
10月10日 星期三 晴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29字)10月15日 星期三 晴
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
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习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
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822字)10月8日 星期三 晴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
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在计算圆的周长时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简便。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8篇
范文整理在日常中很重要,经典的范文可以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在作范文时怎么写好自己的工作重点呢?这篇“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是小学范文网编辑的杰作期待您的认可,不要忘记在浏览器中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1)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少的,那你们想知道我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我们买了许多好吃的,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说渴了,我和妈妈就下去买水。我们去了一家小超市买水,有5箱水,每箱12瓶,一瓶1.5元,妈妈说:“这五箱水一共多少钱呢?”妈妈刚说完这个问题,我立刻答出90元。妈妈问我你怎么算出来的,我说:“今天我们学了小数乘法。”妈妈说:“没想到小数乘法在生活在还挺管用的。”
还有一次,我去买学校体育室需要买的东西,我去超市买了一个足球98.8元,买了一个拍子39.9元,买了一副中国象棋一副9.5元,和一对乒乓球拍(24.6元一个),我口袋里只有200元,如果不够多尴尬啊,于是我就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算了一下,结果等于197.4元,终于送了一口气,可以放心的买啦。
从这几件小事里,我发现小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学好数学啊!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2)
今天,爸爸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妈妈拿着购物单要考考我。
“第一题:妈妈买洗发露花了79.8元,已知,一瓶洗发露39.9元,那妈妈买了几瓶?要求:用方程解。”
解:设一瓶洗发露x元。
39.9x=79.8
x=79.8÷39.9
x=2“妈妈你买了两瓶。”我答。“我不知道对错,你自己检验一遍吧!”妈妈继续考我。
方程左边=39.9x
=39.9×2
=79.8
=方程右边“嗯!这道题你对了!”妈妈说,“嗯,肯定对!”我道。“你怎么那么肯定?”“没办法!”我很嘚瑟的说。“切!”老妈一股瞧不起人的样子。
“第二题:妈妈买‘新丝源3D动感弹力素’一瓶,由于大减价,现价19.8元,原价比现价贵16块钱,问原价多少钱?”
19.8+16=35.8{元}“35.8元。”“对了!这么
简单的题不能错,对吧?”“也是!”
“第三题:1.275×13.96、0.703×9.96、0.698×7.16、2.249×6.76、0.815×15.96、0.944×9.96.要求:一、四、六题保留一位小数,其余三道保留整数。”
1.275×13.96≈17.80.703×9.96≈70.698×7.16≈52.249×6.76≈15.20.815×15.96≈130.944×9.96≈9.4
“还挺认真的嘛!一道题都没做错。”妈妈说。“一般般啦!”我笑答。
数学生活真有趣!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3)
今天,妈妈带我去菜市场买东西。
我们先去鲜鱼生肉区,妈妈说:“一斤鱼6.50元,一斤生肉14.5元,我们买了一条1.5斤重的鱼和一块0.6斤的肉,要花多少钱?我想,鱼价=6.5*1.5=9.75(元);肉价=14.5*0.6=8.7(元),总共加起来等于18.45元,然后说:“18.45元”妈妈说:“答对了。”
然后我们去了水果区,妈妈说:“一斤苹果4.50元,一斤香蕉1.98元,一斤葡萄4.60元,一斤桔子3.00元,我们买了2斤苹果,3斤香蕉,3斤葡萄,一斤半的桔子,要花多少钱?”我想:苹果的价格=4.5*2=9元;香蕉的价格=1.98*3=5.94元;葡萄价格=4.6*3=13.8;桔子价格=3*1.5=4.5元,总价=9+5.94+13.8+4.5=33.24元。说:“33.24元”,妈妈说:“答对了,真棒,原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如此紧密。”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4)
10月1日是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20XX年10月1日,今天是20XX年10月1日,20XX-1949=56,中国已经56岁生日了。
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和贝贝哥哥、乘乘姐姐3家人一起去肇庆玩。一共去了3辆车,第一辆车有4个人,第二辆车坐了3个人,第三辆车坐了5个人,1 1 1=3,一共有3辆车。4 3 5=12,一共有12个人。早上9点,我们从广州出发,因为塞车,到肇庆已经下午13点了,13-9=4,我们一路用了4个小时。
数学可真有意思,生活中无处不在。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5)
数学数学日记(一)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最大的门牌号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的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的全是6层高的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的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的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的,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的人数来,不容易。
数学数学(二)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文具。到了启路文具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一看价目表:小书套每包5.00元,大书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马拿了5包小书套和4包大书套。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6.00元一个。妈妈说:“笔袋都好几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一个嘛!”我恳求地说。“好吧,就最后一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子里。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 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一家开心地回家了。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6)
6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看袖珍科技展,因为不在家,只能坐出租车去。
在出租车前排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司机叔叔放倒写着“空车”两个字的牌子后,盒子里发出吱吱的打字声,上面还有几个红色的数字在跳动。我很好奇,妈妈告诉我,这叫计价器。我又问叔叔,它是怎样来算价钱的?叔叔耐心地讲了起来:“每个都有出租车的起步价,我们宁波的起步价是10元,能开3.5公里,再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就是11元了。”“那超过3.5公里怎么算呢?”叔叔说:“十公里内,每公里2元,十公里外,每公里3元。如果车子刚好行驶了10公里,你们算一下该付多少钱呢?”我和妈妈一起算起来,从3.5公里到10公里行驶了:10-3.5=6.5(公里),6.5×2=13(元),再加上起步价11元,就要付:11+13=24(元)。
妈妈说:“我们以前打的去家用了33元,你能算一下,从我们家到家有多少路程吗?”
我想了想,33元>24元,这个路程肯定超出了10公里,先算超出多少钱,再算超出的路程就可以了,33-24=9(元),10公里后每公里时3元,9÷3=3(公里),再加上之前的10公里等于13公里。
耶,我算对啦!们,你们会算了吗?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7)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1,比宽长0.5米,周长是(15.4)米,面积是(14.76)平方米。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509,这个小数是(50.9);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3048,则原来的数是(30.48)。
3、BC=3.3,如果B和C都缩小3倍后,那么BC=(3.3)。
4、由7、9、6组成的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平均数是(827.5)。
5、2.999985保留二位小数是(3.00),精确到千分位约是(3.000)。
6、4分钟做5个零件,平均每分钟(1.25)个零件,每个零件要做(0.8)分钟。
7、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它的上底是0.8分米,下底是1.7分米,高是(1.2)分米。
8、2.5的一半的1.2倍是(1.5);5除6.3与7.6的和是(2.78).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10、甲乙两数的和是13.2,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数是(1.2),乙数是(12)。
二、判断题
1、4.50.8+4.50.7=4.5(0.8+0.7)=4.51.5=3(╳)
2、一个三角形底增加4厘米,高增加3厘米,面积增加6平方厘米。(╳)
3、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8,这个数最大是6.89。(╳)
4、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5、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三、选择题
1、一个油桶可以装7千克油,有30千克油,需要装(②)个桶。
①4②5③6
2、一个农场的面积大约是30(②)。
①平方米②公顷③平方千米
3、两个小数的和与这两个小数的积比较.(③)。
①和大于积②和小于积③无法比较
4、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③)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平方厘米。
①3种18②4种18③4种20④4种24
5、12分是(①)小时①0.2②0.12③1.2
四、计算
1.口算
0.1-0.09=0.0112.5-5=7.50.67+0.3=0.970.38100=38
0.651.3=0.510.25=431.3100=0.3130.81.25=1
43.90.5=7.85.52.52=1.1
2.竖式计算(4分)
6.52.72.412.853.4=9.69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验算)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12分)
1.63+2.370.38.4699+8.465.78+0.84+0.16
=1.63+7.9=8.46100=5.78+1
=9.53=846=6.78
5.6353.41-(1.41-0.88)4.58.2+0.8255
=5.675=3.41-1.41+0.88=4.58.2+8.25.5
=0.85=2+0.88=8.2(4.5+5.5)
=0.16=2.88=82
五、解决实际问题
1、蜗牛一分钟爬行8.2厘米,照这样计算,蜗牛爬行53.3厘米要多少分钟?
53.38.2=6.5(分钟)
数学日记五年级上册(篇8)
这学期快要结束了,我们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了,在数学复习期间,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新的理解。
我感到复习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比如:小数加减法,只要将小数点对齐,运用整数加减的方法计算就行了;图形平移的方法是:先选择平移图形中的一个点,按照题目的要求平移几格,然后再找另一个点平移几格,画出和平移图形同样大小的图形就完成了。再比如,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看两边的图像是否会完全重叠。
我的困惑是:如果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的题目,我做起来可能有难度了,我要多多思考,一步一步地计算,尽可能地做对。
五年级数学300字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一:五年级数学日记(288字)
20xx年5月9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是周末,下午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逛街、购物。
我们走进“真维斯”专卖店,奶奶挑选了三件29元的t恤,准备买下来.奶奶问我:“这一共多少钱呀?”我不假思索地说:“一共87元(29×3约等于90,90-3×1=87元)。”
奶奶买了衣服后,我们便走出服饰店。奶奶说:“已经五点半了,我们去吃米粉吧。”走进米粉店,我们买了一碗中份米粉、两碗小份、一份蒸饺和两碗稀饭。奶奶问我:“虓虓,该给多少钱?”我说:“一共17元,因为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饺3.50元、稀饭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后,我们便回家了。
五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二:五年级数学日记(291字)20xx年3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五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三:五年级数学日记(412字)20xx年6月18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鸵鸟园玩,鸵鸟园里的鸵鸟真多啊!一共有20个栅栏每个栅栏里都有9只以上的鸵鸟,爸爸说:你看一共有多少只鸵鸟?我说:至少有20x9=180(只)。然后我们去里面的水上乐园玩,里面有很多游船,一艘大船能乘10人,每艘15元,一艘小船能乘5人,每艘10元。妈妈问我:2艘大船乘的人数是1条小船的几倍?我说:2x10=20(人),20÷5=4。那么35人都用几条什么船合算?我说;要是都用大船,4艘得4x15=60(元),要是都用小船,7艘得7x10=70(元),如果用3艘大船和1艘小船,那么3x15+1x10=45+10=55(元)。最合算。妈妈点头表示赞赏。一天玩下来,各种游玩一共花了300多元,爸爸问我:我们3人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我说:300÷3=100(元)。爸爸说:这近处游玩还是比外出旅游省的多啊。而且还安全。妈妈笑了。可我怎么不太同意他们的观点呢?好友们,你说呢?
五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四:五年级数学周记大全(300字)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汇编)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一: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19字)
4月1日 星期三 雨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二: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12字)6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看袖珍科技展,因为爸爸不在家,只能坐出租车去。
在出租车前排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司机叔叔放倒写着“空车”两个字的牌子后,盒子里发出吱吱的打字声,上面还有几个红色的数字在跳动。我很好奇,妈妈告诉我,这叫计价器。我又问叔叔,它是怎样来算价钱的?叔叔耐心地讲了起来:“每个城市都有出租车的起步价,我们宁波的起步价是10元,能开3.5公里,再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就是11元了。”“那超过3.5公里怎么算呢?”叔叔说:“十公里内,每公里2元,十公里外,每公里3元。如果车子刚好行驶了10公里,你们算一下该付多少钱呢?”我和妈妈一起算起来,从3.5公里到10公里行驶了:10-3.5=6.5(公里),6.5×2=13(元),再加上起步价11元,就要付:11+13=24(元)。
妈妈说:“我们以前打的去外婆家用了33元,你能算一下,从我们家到外婆家有多少路程吗?”
我想了想,33元>24元,这个路程肯定超出了10公里,先算超出多少钱,再算超出的路程就可以了,33-24=9(元),10公里后每公里时3元,9÷3=3(公里),再加上之前的10公里等于13公里。
耶,我算对啦!同学们,你们会算了吗?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三: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450字)5月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天气晴朗,我来到了超市购物我一进去看到了好多东西。于是我就拼命地购物马上我的筐子都满了,我就问爸爸:“你能把这里的东西算好吗?爸爸摸了一下脑袋这么多东西谁能一下子算好啊?我说我能。马上我算着脑袋都被算累了。爸爸想出了好办法去找收银圆要他来帮助我们。
来到了收银台前对阿姨说:“你能帮我算一下吗?我们用口算太难算了。请你帮我们算一下,不一会儿就算了出来,我连声赞叹说:“好,太厉害了,我就问了阿姨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阿姨说:”这种小事难不到我。我都是靠了手机计算的,我说我这么怎么这么笨啊,没想到这一点啊。我们清理东西好了就走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阿姨知道这一点呢?我疑惑起来阿姨怎么会想到这一点而我就想不到呢?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汇编)
篇一:有趣的测量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篇二:巧解几何难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篇三:有趣的二十四点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三年级下册数学300字日记(汇编)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一: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7字)
3月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妈妈考了我一道题: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问每个杏子重( )?每个荔枝重( )?我想了想对妈妈说:这道题没别的数字了吗?
妈妈说:没有.我想了半天也无从下手,没办法妈妈只好教我简单化.妈妈说:店内有10个杏子与5个梨重量相等,每个梨子比杏子重点6克,问每个杏子几克?每个梨几克?
我说:这还不简单5*6=30 30/5=6 2*6=12这时妈妈说:你再做做刚刚那道题,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来:48*5=240 240/8=3 030+5=35妈妈对我说:以后你在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你就想一想简单化:把大数化小,把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二: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72字)3月3日 星期三 晴
三年级下册已结束,回忆这个学期我学会了一些不同的知识。有关于位置与方向的,有关于年、月、日的,还有关于除法和面积的。同样,小数点我也掌握稳当当的!
不管我掌握的再好,也会被我的“天敌”-粗心“打败了”。告诉自己上四年级的时候一定要“消灭”粗心。我必须从暑假的学习中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这几个单元里,我最最喜欢的是年、月、日那个单元。它主要讲了怎样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闰年还是平年,还有,我很轻松就知道哪几个(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份,哪月(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而2月份是特月,闰年的二月有二十九天,平年二月只有二十八天。闰年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平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
更有趣的是通过学习面积,我算出的我的房间有多大,长4平方米宽3平方米,房间面积原来是12平方米大呀。
这样学习数学,真是太有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三: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289字)3月3日 星期三 晴
小赵、小丁、小张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
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四: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38字)3月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报了游泳班、乒乓球班和夏令营。
我们先去取了钱,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00元,第三次取了2000元问:一共取了多少钱?3000+2000+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
数学日记五年级
作文能力对于学业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写作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城市甚至是生活中所迷失的方向。好的作文是值得被人们长期阅读的,怎么写出一片优秀的作文呢?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数学日记五年级 篇1
大家看了题目应该会问:“邵老师是谁?”让我来告诉你,邵老师就是我们新的实习老师(是语文实习老师)那你们又要问:“语文实习老师怎么会上数学课呢?”接下来我来告诉你。
今天早上一进教师,就看见邵老师在批改我们的数学大练习册。这时,尹昊生跟我说:“薛斯若,今天数学课是邵老师上。”“什么?为什么是邵老师上?”我疑问地说。:“今天许老师出去开会,老师托邵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尹昊生对我说。
终于等到了第三节课,邵老师走进了班里。但是,这时候,班级里非常的吵,邵老师使劲敲了几下讲台班里才安静下来,于是邵老师就开始给我们对练习册和报纸,但是,班级里还是很吵。过了一会儿,许老师回来了,班级才彻底的安静了。接下来,许老师谢了邵老师,才给我们继续上课。
这节课班里的纪律非常不好,我觉得我们五班每一个人都能管好自己纪律的话,我们班会在各各方面又很大的提升,加油!五班!
数学日记五年级 篇2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五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日记五年级 篇3
今天,我无聊的看着书。忽然,我眼睛一亮,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词语:孪生素数猜想。我十分好奇,也非常纳闷:什么是孪生素数猜想?于是,带着疑问,我来到了网上。
终于,在网上,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孪生素数猜想是数论中的著名未解决问题。这个猜想正式由希尔伯特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上第8个问题中提出,可以被描述为“存在无穷个孪生素数”。孪生素数即相差2的一对素数。例如3和5,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都是孪生素数。素数定理说明了素数在趋于无穷大时变得稀少的趋势。而孪生素数,与素数一样,也有相同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比素数更为明显。因此,孪生素数猜想是反直觉的。由于孪生素数猜想的高知名度以及它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联系,因此不断有学术共同体外的数学爱好者试图证明它。有些人声称已经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然而,尚未出现能够通过专业数学工作者审视的证明。
原来,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呀!看来今天果然是“不虚此行”,终于又了解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希望我以后还能了解更多,同时,我也要努力,争取早早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数学日记五年级 篇4
昨天学校月考,今天数学成绩正式出台了,我看到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是95的时候,我心里很高兴。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地说了句:孩子们,你们从来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对于这次抽考的题,全是基础知识。虽然校长让我负责这件事,但是试卷是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题。即使在我分试卷的时候,我也没有看题。我想,我必须以身作则,否则我自己也会瞧不起自己的。其实,我心里是有把握的,我的学生基础不错,对于学校的月考,不可能考不好。也许是因为自己心里有底,所以在其他老师对月考表现的紧张的时候,我能泰然自若。
虽然学生的成绩不错,但我还是从中看到很多不足。比如:在计算圆锥体积的时候,有的孩子忘了乘1,还有的孩子单位没有统一。这说明学生除了马虎,不仔细外,还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我经常对孩子说,会的题必须要做对,可是,每次考试后,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马虎,不仔细失分。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懊悔,老师遗憾成为每次都要上演的一幕后悔剧。
我相信:我的孩子永远不会让我失望的,在元旦竞赛的时候,孩子们就曾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但我现在还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和我的孩子们继续在数学之路上奔走。争取在最后的毕业统考中,还能得到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数学日记五年级 篇5
五年级下数学日记1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0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数学日记五年级 篇6
一天,国王召了阿凡提进宫,煞有介事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先生,听说你是经常在外面讲我的坏话,这样吧,人们都说你很聪明,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如果能解答出来,我就释你无罪,如果答不出来,那就加重处罚。”原来,国王就是想用这个办法作借口来报复阿凡提。国王让人拿来了三个盒子,对阿凡提说:“这三个盒子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放着我的一粒珍珠。每个盒子上各写着一句话,但只有一句真话,其余都是假话。你给我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阿凡提一看,第一个盒子是红色的,上面写着:“珍珠在这里”;第二个盒子是蓝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红盒子里”;第三个盒子是黄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这里”。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略一沉思,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国王和手下大臣一听,一个个都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国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规律,要么是这,要么是那,不可能两者都是,这一规律叫排中律。如果珍珠在红盒子中,自然珍珠便不在黄盒子中,那么红盒子上的话和黄盒子上的话都是真话,这与“只有一句是真话”相矛盾,所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珍珠在蓝盒子中,自然珍珠就不在红盒子和黄盒子中,那么蓝盒子和黄盒子上的话也都是真话。因此,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珍珠在三个盒子中的一个盒子里,既然不在红盒子和蓝盒子里,那么一定在黄盒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