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聪明的乌鸦》。这个故事讲的是乌鸦自从用丢小石子的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以后,大家都认为乌鸦很聪明。有一天,不知谁找来一个榛子,大家不知怎么才能剥开,就去请乌鸦帮忙。乌鸦叼起榛子放到马路中间,等车子开过来轧碎榛子。就这样,乌鸦轻而易举弄开了榛子,并与伙伴们一起美滋滋地分享了果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会利用周围的事物为我们做事。
记得有一次,我做课堂作业时,发现尺子没带,就随手划了一条线。回到家妈妈批评我,她告诉我,书包里可以当尺子来用的东西多呢,铅笔、书、,铅笔盒,甚至橡皮都可以用来划线。其实,妈妈也是在教育我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只有爱动脑的人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小编推荐
读《狐狸和乌鸦》读后感范例
今天读了《狐狸和乌鸦》这则预言故事,对我收获很大。
这个故事主要描写了,乌鸦嘴里有一块肉,狐狸见了垂涎欲滴,便对乌鸦说了一些好听的话,乌鸦很得意便唱起了歌,狐狸就把肉叼走了。
读了这则预言故事,我明白了不要轻信别人,一味地沉醉在别人的赞颂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还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跟妈妈来到文具店,看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上面印着白雪公主的图案,还赠送一些小贴纸,我特别喜欢,售货的阿姨也说这个文具盒特别好,我就硬是要妈妈买,结果没用几天,图案都掉了,文具盒也摔坏了,一点也不实用,早知道应该听妈妈的话买那个铁盒的。
所以莎士比亚说的那句话是对的。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读《摆渡》有感范例
摆渡,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词语。曾经在初中课本学过《摆渡》。文中主要是说:一个摆渡人日复一日地把岸这边的人渡到对岸去。摆渡人起到了一个那么重要的作用啊,他把人渡到对岸,让人们能回家团聚,能去做该做的事情。由课文延伸,发现,其实,老师也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摆渡人。
这摆渡啊,可不是单纯的说表面的意思,而是近一步说精神方面。
老师,这样一位摆渡人,把我们从一个幼小无知的孩子,摆渡到了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少年,使我们长大了,成熟了。
是老师,这样一个摆渡人,踏着春夏秋冬的节拍,满怀希望的,轻轻地摇响播种收获的风铃。伴着风铃的叮叮声,我们便开始学习了,拼命地,努力地学习了。那位无私的摆渡人,在晨露时迎接黎明,又在晚风中送走夕阳,那间彻夜明亮的办公室,与璀璨的星空,组成了一幅极为美丽的图画。
在那三尺的讲台上,老师用那抑扬的声音,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文学故事,像流水淙淙,滋润株株幼苗。那轻捷的身姿,勾绘着阳光下最伟大的智慧工程,那就像一阵阵清风,拂去花儿的羞怯迷蒙。作为一位摆渡人,老师带领我们驶着小船,在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航行,一点一点地朝着彼岸驶去,在行驶途中,遇到风浪,老师便鼓舞我们决不能气馁要勇往直前;风浪平息之后,老师又告诉我们,不要以为风平浪静就放松下来了,因为更大更强的风浪正在前边等着我们。
老师这位摆渡人,把我们从这一头渡到那一头,默默无私。老师,不知疲倦地撒播文明火种,孜孜孕育光明人生。
读《可怕的科学》有感范例
可怕的科学到底有多可怕?
我是个总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男孩,脑子里总会冒出千奇百怪的想法,但当我遇到《可怕的科学》后,一切都有了严谨的科学解答。
这套书里最最最锦上添花的是每个知识点故事下面都配有夸张的漫画,让我这个漫画爱好者爱不释手,我看完之后总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小的知识点可以学到大大的学问。里面有两个小故事让我得到了豁然开朗的答案。
第一个故事:因速度快而产生巨大的破坏力。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自己最近亲眼所见的事情,有一只小麻雀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练飞,这时飞驰过来一辆小车,只听见嘣的一声,小麻雀和小汽车撞上了,汽车玻璃瞬间碎成了放射状的小晶块,而小麻雀当场丧命。为何一只小小的肉身麻雀有如此大的威力呢?我很是惊讶。这里的故事告诉我们,速度越快的物体,它的冲击力也会越大,它的威力也会越大,无论是小麻雀还是小苹果,都会成为一颗炮弹。1924年的一次汽车竞赛中,农民们朝车手投掷了各种水果,结果车子被砸坏,车手造成严重外伤。举一个带重量单位的例子:4千克重的大西瓜,投向高速行驶的汽车所产生的破坏力,同10克重的枪弹发射出去后的破坏力不相上下。真是太可怕了!
第二个故事:死亡陷阱流沙。不久前,我刚看过的电影《可可西里》里面就这样一组震人心魄的情节,巡山队员在与盗猎分子的追逐中陷入了流沙,便永久的与这片土地融为了一体。我十分震惊为什么一堆看似普通的沙子可以把人都吞噬掉呢?原来,当人刚掉进流沙时,沙子首先会粘在人体下半部分,然后以每秒钟一厘米的速度拖住受困者的脚,并产生10万牛顿的巨大力量。如果想要摆脱这些力,居然需要一部中型汽车帮忙。通常人们很少能将掉进流沙中的人拖拽出来。如果生拉硬扯,很可能会把人拉成两半。流沙从何而来?科学家发现,这些流沙都是从沿河分布,河水慢慢渗透到沙粒中,使得沙粒互相膨胀分开,呈半漂浮状态。所以它会吞噬掉人类、动物、军队、甚至牙买加的整个城市。
科学赐予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站在生活的视角去发现科学,利用科学的逻辑去改善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抱有好奇心去探究科学世界。
读星星的孩子有感范例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快乐王子》中的星星的孩子,这篇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两个伐木工人在树林里捡到一个孩子,其中一个心地善良的伐木工人,把孩子带回家,当作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养着。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这个孩子已经长大成少年,非常英俊,但美丽的外表却没给他带来优秀的品质,因为伐木工人从小就一直告诉他,他来自星星,是星星的孩子,加上他的外表英俊,所以他比其他的孩子都要高傲无礼。
在村里欺负别的孩子,在森林里伤害了所有的小动物,简直是无恶不作,直到有一天,一个乞丐女人来到他家,发现他是自己多年前丢失的孩子,就是这个星星的孩子,但星星的孩子却因为她的丑陋而不肯认她,并将她赶走。
可不曾想,这个女人走后,他的容貌一下全变了,他的脸也变得跟那个女人一样,丑陋不堪,最后别的孩子都看不起他,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离开家去寻找自己的母亲,给母亲赔罪。
寻母一行就是三年,三年期间,他吃了很多苦,最后被卖给一个老头之后,他就被派到森林去找三颗金子,因为他的善良,拯救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为了报答他,帮他轻易找到了那三颗金子,可又因为他的善良,他把三颗金子都送给了一个可怜的麻风病人,他却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屡次遭到老人的毒打。
俗话说得好,好人有好报,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麻风病人居然是一个国王,是他的父亲,而那个乞丐女人就是王后,从此他的容貌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他便成了新的国王,他的国家也呈现出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善良有怜悯心的人,无论自己的条件有多么优秀。都不能看不起别人,更不能去伤害别人,好人最终才会有好报。
读《锄禾》有感范例
今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以前买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我随便翻了几页,无意中看见了一首五言绝句《锄禾》,我听着名字很奇怪,于是我看了下去,看后我深有感触。
全诗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大意是:农民伯伯烈日酷暑在田间锄杂草,挥汗如雨,一滴滴洒进了禾苗下。有谁知道那碗中那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的汗水来浇灌的。
是的,这每一粒米饭都是用农民伯伯的汗水来浇灌的。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弃,吃不完的饭随意倒掉,宴席上的酒菜剩了大半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
所以我现在号召大家: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心血,不要再浪费农民伯伯的汗水了,就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对我的启发真大啊!我喜欢这首诗。
读《恭敬》有感范例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对国学课中《恭敬》这一课的学习,使我更加理解了恭与敬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不论在哪里都应该做一个谦恭有礼、态度温和、举止有度的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尊敬他人,不管是对父母、老师,还是对同学,都应该尊重对方。对父母态度要温和谦恭,使用礼貌用语;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捣乱、不说话,写作业时不三心二意;家长老师交代的事情能认真完成;对同学要和平相处,不打架、不骂人;不要在楼道或教室大声呼喊,追逐打闹,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为人处事行为稳重得体,分得清是非,知错就改,不断进步;同时,要严肃地对待我们所做的事情,遵循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尊敬周围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自己也会受到了别人的尊敬,也会收获快乐。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个具有恭敬之心的人吧!
读《天鹅》有感范例
《天鹅》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它向我们讲述了:一群天鹅在飞往南方的路程中,一只瘦弱的小天鹅由于体力不支而掉队了。掉队后的它落在水面上,任凭波涛汹涌的浪花把它抬起来又抛下去,丝毫没有惊惶失措,取而代之的是沉着冷静和处变不惊。它仔细地辨认着同伴们飞去的方向,直到天鹅们飞得无影无踪后才把一直伸长的脖子和专注的眼神收回来。认准天鹅飞去的方向,才能顺利归队,表现了它的沉着冷静与聪明机智。
小天鹅判断并分析自己的情况与境遇,认为现在是夜晚,不利于飞行,于是它开始闭着眼睛休息,恢复体力,养精蓄锐。小天鹅的这个举动,再一次体现了它的机智与冷静,能清醒地认清现实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当黎明的第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生机勃勃嫩叶的缝隙,斑斑点点地洒在小天鹅洁白的翅膀上时,它就知道时机成熟了。蓄势待发的小天鹅腾空而起,如离舷的剑一般飞速向着同伴们所去的方向前进。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陷入困境后,需要的是处变不惊的心态,沉着冷静的态度,聪慧清醒的头脑和动脑分析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时机成熟后,就一往无前地奔向成功的彼岸。
读《火印》有感范例
自《火印》这本书买回来,我每天都要挤出一点时间看书,今天我终于把《火印》这本书读完了。老师在这时趁热打铁的带着我们一起敢看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让我们从视觉上更真切地感受到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残忍与同胞们所受到的磨难。
结合视频我们回忆了书中的一些内容,想象到当时的情况真是惨不忍睹:日军从开始的肆意欺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抢夺老百姓的粮食牲畜等等,总之只要有用的东西一概不放过,到无故屠杀平民百姓。日军曾经在南京大屠杀前说过,在一定的区域内我们皇军就不会伤害你们,还会保护你们,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基本上什么都有。但是事与愿违,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就连安全区都不安全了。他们把安全区内和安全区外的百姓一同押到一个地方枪杀,把成千上万的尸体扔到长江里,清澈的江水变成了殷红的颜色,整个南京城变成了空城,几乎没有生还者。这时候我又想起了《火印》里的一段情节,日军用猛烈的炮火轰炸了一个村庄,导致书中的男主角失去了亲人,失去一条腿,那时候的他只能看着别的小朋友高高兴兴的玩耍,而他只能拄着拐杖闷闷不乐的坐在远处发呆,每到晚上他都会哭,因为他没有了温暖的家和疼爱他的亲人。而这时就会有一位护士来安慰他,只有在护士的陪伴下他才会安静入睡。
之所以我们的祖国曾经会发生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劫难,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在那个时候太弱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正在一天天变得强大起来,但是我们依然与部分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为了不让劫难再次降临在我们的国家,为了祖国能够不被列强欺凌,为了我们将来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蓬勃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读《退学的医生》有感范例
最近,我读了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它的名字叫做《退学的医生》,是来自《上帝的笑》一书里的成败之间一章的。
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男孩的父母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医生。可他读到高中便被计算机迷住了,整天鼓捣着一台十分落后的萍果机。父母很伤心, 可是男孩却说要建立自己的公司。父母不相信,还是使他考入了一所大学的医科, 但他只是对电脑感兴趣。第一学期他就开始买一些降价处理的电脑装成性能优良的电脑再售。在一个月里他就完成了18万美元的销售额。然后他退学了,并组建了自己的品牌和公司。
当他拥有1800万美元的资金时,他才23岁。 10年后,他创下了类似于比尔盖茨般的神话,拥有资产达43亿美元。后来,我终于查到这个人是谁,他就是美国戴尔公司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我还知道,比尔。盖茨也曾经亲自飞赴他的住所向他祝贺,并对戴尔说了一句话:我们都坚守了自己的信念,并且对这一行业富有激情。
我认为,每项奇迹的开始时总是始于一种伟大的想法。或许没有人知道今天的一个想法将会走多远,但是,我们不要怀疑,只要沉下心来,努力去做,让心中的杂音寂静,你就会听见它们就在不远处,而且伸手可及。相信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是新经济时代的两个经典神话:他们都中途退学,都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大富豪。
也许他们的传奇经历并没有普遍意义,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不要让传统观念束缚住,但还要下功夫,不然还是半途而废。不过只要你有一定的毅力, 成功还是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