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出自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征》。也许,这只是一句看上去简简单单,听上去朗朗上口的诗,但,里面却饱含着多么深刻的含义呀!
如今,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感受着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伙伴们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奔跑与玩耍……我们现在之所以有如此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一辈辈革命英雄们付出了无数汗水与艰辛。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是多么勇敢,多么不容易呀!
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发现里面的`故事是如此令人感动!故事讲述的是红军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只得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旅程。
茫茫无际的大雪山,狂风在怒吼,放慢了战士们前进的脚步;漫漫无边的泥草地,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消磨着战士们的意志;大渡桥上木板早已被敌人拆去,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链,上面摇摇晃晃,下面水流湍急,只要谁一不小心,就会给掉下去;金沙江畔,江水在狂风中不停地翻滚,如同一头头作文咆哮的豹子。然而,这一切却没能吓住有着钢铁意志的红军战士。他们在长征路途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险境。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有的战士甚至献出了宝贵且年轻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英勇无畏?是心中必胜的信念,是坚强的革命意志,最重要的是深切的爱国情怀!想到这里,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是那样的团结友善。在爬雪山时,战士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齐头共进。在同伴生命危急的情况下,战友们会伸出救援的手尽力帮助同伴,可是,同伴为了不拖累战友,宁愿身陷困境,也要谢绝战友们的帮助……正因为他们心中装着同伴,时时处处都替同伴着想,所以即便长征路途漫漫、困难重重,他们终究取得了胜利。看到这里,顿时让我泪眼蒙眬。
我不禁感慨: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结束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更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坚强意志,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2
为了纪念意义深远的长征,我们看了其中一部红色经典电影《走在雪原上》。看完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电影中的小故事铭刻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
红军里有一个小戏班。他们越过金笳雪山,来到一个靠近草地的小村庄休息。准备好干粮,稍加修整,他们开始穿越这片荒芜的.草原。在草地上走太辛苦了!一个抱怨姐姐怀了宝宝的女红军姑娘,半路上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宝宝提前出生了,大家赶紧准备接生。就在大家兴奋等待的时候,不幸的是,苦姐竟然难产了!也许是苦逼妹子想起大家都只带了几天干粮,她在草地上耽误不起时间。为了不连累大家,她偷偷爬进沼泽,趁大家不注意,放弃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学生们的眼泪流了下来。长征太辛苦了,苦姑娘的牺牲精神太伟大了。牺牲自己,顾全大局,才是伟大的长征精神!
几天后,童儿的食物袋里的食物不见了。看到她没有食物在草地上走,她会饿死的。老马见了,悄悄把自己的食物给了彤儿,自己却偷偷吃草。他怕彤儿难受,所以不肯告诉大家真相。最后被活活饿死。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又忍不住湿润了。如果没有红军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现在哪里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今天无忧无虑,因为他们曾经为我们流过血。我们今天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曾经无畏地献出了生命。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我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耍小脾气,学会关心他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让长征精神永不落!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3
看了大型纪录片《长征》第三集,深受震撼,深受启迪,深受鼓舞,深深感动!这一集以宏大的叙事方式,细腻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共党史、红军长征史上最为光辉的篇章——遵义会议。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存亡的转折点,是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让我们感叹的是,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本片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学术上、艺术上都充满新意,堪称精品。
与以往电视文献片的叙事方式不同,本集在刚开始时,首先以相当的篇幅,反映了湘江之战的惨烈,红军的英勇顽强,战况激烈,惊心动魄。党和红军所陷入了巨大的危难之中。这既是历史的真实表述,同时又以强烈的对比艺术表达手段,揭示了遵义会议召开的重大意义。
而讲到遵义会议本身,又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一直讲到遵义会议,层层递进,一气呵成,人们更加明晰地看到“遵义会议”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于遵义会议不仅以严谨的史学方式,描绘了它的全过程,而且有历史当事人的影像叙述,如对杨尚昆、伍修权等的采访;不仅有会内的内容,也有会外的内容,如红军指挥员耿飚对历史的回顾,为遵义会议做警卫工作的红军战士王道金的回忆,这就使本片的表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使人们更加切实地看到历史事实的跌宕起伏。
片中对遵义会议文献作了揭秘性解读。陈云手稿使人们原来不清楚的遵义会议的'决定得以揭示: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和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确定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从遵义会议,到扎西会议,在到转战中,建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使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遵义会议任务的完成,也有一个历史过程,党的成熟的领导核心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怎样一步步确立起来的。
本片史实准确,思想深刻,编导艺术成熟、丰富而流畅,许多画面感人至深,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遵义女红军李小侠的深情回忆。
最后,本片引用了毛泽东会见外宾时的影像,和他对遵义会议的评论:
“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真是画龙点眼之笔。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4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生动形象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包含政治、学术、文学、体育等文化知识,涵盖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在各种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定期举办业余队课,组织书画比赛、卡拉ok、诗歌朗诵,创建“全国优秀”演讲比赛等活动,结合庆祝毛泽东诞辰开展“校史、国史、国情”、“爱课、爱校、爱国”等系列活动。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生们开展了升国旗、唱国歌、邀请爱国人士演讲、参观烈士陵园等一系列活动,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在此次活动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正面灌输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每次汇报前注意收集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报告后,及时组织学生座谈,听取意见,做好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
以社会实践为途径,用真实可信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国民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学习
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感受到家乡人民对科学知识和科技人才的渴求,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的热情和成才的决心。社会实践增进了学生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感情,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脚踏实地的作风,从而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消除脱离社会的极端情绪。实践证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积极潜移默化,抓住时机提升学生正能量,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教育。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5
上个星期日回家,在车上我看了一部电影,是《我的长征》。故事的内容深深打动着我,《我的长征》就是拍了一个“老红军”王瑞对当年长征时那些腥风血雨的回忆。
少年的红军王瑞的一家四口全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悲壮的炮火夺取了他父亲的生命,使他悲痛万分。后来,王瑞被毛泽东救起。战争给王瑞稚嫩的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但他依然坚定着父亲和连长说过的话,“跟着走!”王瑞随着红军的胜利转折,从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战争阴影中慢慢变的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艰险和悲痛刺痛着王瑞的心。然而一直关心他的毛泽东却用自己长辈般的慈爱的个体牺牲,抚慰和激励王瑞,使他在炮火和硝烟之中真正的长大了起来。七十年后的.王瑞老人重走长征故地,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再次使老人陷入一轮深深的回忆之中。是一次伟大的长征。毛泽东带领着一队人去长征,他们经过许多战役,比如: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等等,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是多么的辛苦。在爬雪山当中,许多战士不是被冻死,就是饿死。但是他们有一种顽强的毅力,最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长征虽然结束了,但是他们同时是胜利的!这是令人骄傲啊,也是所有中国人都不该忘记的一段艰难岁月!
长征时代的精神和战士的高贵品质是新时代的我们值得学习和继承的。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6
今天,我看了电影《长征》,那一幕感人的瞬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看着那红军走过的泥泞的草地,好象化成了战士不倒的身躯。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曾经从这里走过的.足迹,沉淀成了一件永久的爱,使他们越过生死,坚定前进,为了祖国的人民,为了家中老母,我深知,这和平,来之不易。
看着银幕上战士们不屈不饶身影,望着他们用生命保卫起的美丽国土,看着一个一个前仆后继的战士,我看到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这是敌人无论用什么高精尖的武器都打不倒的,一瞬间,我感动了,我为中国而骄傲。
都说战场上无生死,但是,如果你看到为死去战友默哀的战士,就会知道,当你看到望着死去的兄弟的尸体怒吼的战士,就会明白,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感人的一瞬间吧!
一定要珍惜和平,热爱祖国,一起共创明天,不要再给侵略者一个可乘之机。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7
前几天晚上,我和同学看了电影《走过雪山草地》。本片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剧团的同志们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互相帮助,背着,跋涉荆棘、冰雪、泥泞;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艰难险阻和恶劣环境作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痛苦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和关键时刻,他们自觉、勇敢、坚决地选择了流血牺牲,把生的权利留给了别人!学生们一边看,一边被战士们的感人事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岁的川剧明星洪因探路在山区雪崩中壮烈牺牲,怀孕遇难的苦情姐姐奋力冲向草丛中吃人的泥塘,老门卫马把自己的炒面给了甘愿饿死在茫茫草地上的佟二儿。但是,也有不和谐的地方。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假笑,拍手起哄,幸灾乐祸,乱吃零食,互相打扰,随意走动,令人不寒而栗。当前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了我的思考。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在何方?形式变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变了吗?现在信息渠道畅通了,如何引导学生提升正能量?我想从几个方面来实现。386h.COM
第一,以教为位,理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兼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
通过脱产培训、参加教学研讨、学术研讨等形式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其次,认真改进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增加新的内容,淘汰过时的理论观点,使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得更紧密,更具时代性。同时,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实行目标教学,使两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两课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比如革命史的教学,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被欺凌了100多年。屈辱的历史和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在社会主义教育中,重点阐述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选择的基本真理,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阐述青年学生要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国际主义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坚持正义,不怕暴力,热爱和平,区分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引导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倡导“看百部电影,读百本书,识百个人,唱百首歌”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用专门的讲座
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篇8
舅舅家刚买了台脑,看到我们来了,舅舅就下载了《长征》。在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老山界的那一段故事。
红军到了广西,粮食不多,又要走那陡峭的山路。在寒冷的冬夜,他们只能裹着条破毛毯,躺在冰冷的山路上。有时半夜里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混身打颤。黎明时他们被推醒,要出发。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他们就抢了一碗饭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他们爬到山中间,因为他们昨晚和今早的饭都没吃饱,所以他们个个都气力不够,可是他们还是股足勇气前进。累得是在走不动时就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再爬起来向前走。终于,他们克服了困难登上山顶。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山。后来他们又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后才觉得老山界地困难还很小!
他们能够克服那么艰苦的环境还能吃苦耐劳,自己的条件那么好还不懂得珍惜。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
-
更多精彩的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欢迎继续浏览:走过雪山草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