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实验

发表时间:2022-01-30

在昨天,科学老师让我们带米饭、馒头(可以吃的)水果和2个棉签。我心想:这是要干什么呀?米饭、馒头还要带能吃的。但由于家里资源有限,我只带了米饭、馒头和2个棉签。

第二天,科学课开始了。

首先,老师让我们先尝尝米饭或馒头,并让我们细细品尝,看看有没有甜味。这下,我揭开了米饭和馒头为什么要带能吃的这个迷团。但是,老师葫芦里的药我还没有完全猜透。

当我们尝完米饭或馒头时都说有一丝丝的甜味。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米饭和馒头里都含有淀粉,淀粉在与唾液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麦芽糖。

老师还告诉我们,碘酒遇到淀粉,淀粉上会有蓝色的痕迹。这个新物质可以让我们辨别哪些东西有淀粉。

这节课,使我得到了一些科学知识,也使我对科学产生了一种物质兴趣。

扩展阅读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


那节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把盐水转变成盐的实验。我看得不禁入了迷,心想:我回家也要试验试验,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把盐水转化成盐!心动不如行动。

回到家,我便开始准备器材了:蜡烛,玻璃片,打火机,钳子,针管,盐水,哈!一样不落,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行动了。起初,我先把蜡烛固定在桌子上,随后用打火机点燃,紧接着用钳子夹着玻璃片放在那火苗上,然后用针管吸取一点儿盐水滴到玻璃片上。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嚓的一声,盐水正在玻璃片上沸腾。时间1分1秒的过去了,盐水不知不觉地蒸发干了,在玻璃片上只留下容在水里的一点点细小而又白得发亮的盐。欧耶!我成功了。

实验结束了,我非常高兴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这个把盐水转变成盐的实验!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用心观察,勇于实践,那么一定可以成功!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嗨,你们喜欢做实验吗?我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遇到什么有趣的现象都想去实验一下。下面这次不经意的经历就引发我做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玩乒乓球,突然想去看看妈妈在厨房里干什么。我拿着乒乓球小心翼翼来到了厨房门口,只见妈妈正在洗着碗。我想给妈妈来个恶作剧,于是我对准了妈妈洗碗的水盆,使劲将乒乓球扔了过去,只听到嗖的一声,乒乓球落到了水里,可是乒乓球并没有溅起水花,反而被水龙头急速的流水给吸了过去。

我惊讶极了,而妈妈却被突如其来的乒乓球吓了一跳,我趁妈妈没有生气,疑惑地问道:妈妈,乒乓球为什么没有被水流冲走呢?妈妈这才缓过神来,紧皱的眉头有些舒展:臭小子,考妈妈是吧,你呀去科学书里翻翻,做做实验吧!

我转身向书房走去,边走边想:乒乓球这么轻,一阵风都能吹动,可是流水却冲不走,太神奇了吧!

为了验证一下刚刚碰到的怪事,我找到了《趣味科学实验》一书,对照上面的例子,开始动手做起了实验。我拿了一个脸盆,放在水龙头下面,装了些水,并把乒乓球放进了盆子里。然后打开了水龙头,可是在水流到盆里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刚刚的现象,乒乓球还是被水流给冲走了,我又把水放大,放小,反复尝试,可是每次都没有看到乒乓球被水吸住。我百思不得其解,都有些灰心了,百般无奈下我又打开书去寻找答案,原来,实验没有成功的原意是因为我太着急,没有注意到需要把乒乓球放到水流的落点处实验才可能会成功!我又开始了尝试,这次,我特意把乒乓球放到了水流的正下方,果然,奇妙的现象再次发生了,水流无论多大都吹不走一只小小的乒乓球。原来,刚刚在妈妈洗碗的水盆里看到的现象,碰巧乒乓球落到了水流的落点处,才没有被水冲走!

可是我还是有些纳闷:难道水真的有吸引力?或者乒乓球有什么法力,哎,别瞎想了,还是赶紧查查书上怎么解释吧!我把书打开,找到了实验原理: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快,力量大,压强小;而乒乓球外层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并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能在那个落点处不断翻滚,却不会被冲出来,除非关闭水龙头。我终于明白了乒乓球没有被水冲走的奥秘了,一种快乐感油然而生!

一次小小的恶作剧,却引出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原来实验是源于生活的。虽然前几次实验没有成功,但是亲自动手尝试做实验却带给了我许多乐趣,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实验也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需要不断尝试,就像牛顿一样,通过不断的实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总结经验,体会科学道理的同时,同样会体会到实验带来的乐趣。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上科学实验,去体验实验的乐趣吧!

作者:周子轩

【最新故事】有趣的科学实验 经典作文


身为学生,我们要学习写作,写出好作文,写作文可以让我们即使不说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不明白写作文的思路,为了写好作文我们需要多加练习,怎么写出一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故事】有趣的科学实验 经典作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今天,我和爸爸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我看到一本书上写着———放大镜可以把一张白纸给点着。我半信半疑,放大镜真的可以把一张纸点着吗?

我找到我的爸爸来解答,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我拿来了一张白纸、一个放大镜在我家阳台上做起了实验。

一开始的时候,我和爸爸一起耐心地等待着。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是白纸还是没有被点着。我有点坐不住了,可爸爸还在那个地方不急不躁稳如泰山地等着,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实在是坐不住了,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严肃地对我说:“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懂不懂这个道理?”我听了,羞愧难当。于是,耐心随爸爸一起等待着,静心观察。果然过了一会,白纸上出现了一个被烤焦的小黑点。不一会,那黑点迸出了小小的花花,我兴奋极了!我开心地大叫:“着了!着了!是真的!是真的!“爸爸示意我,静下心来继续观察。又过了一会,这一张纸被烧掉了,我和爸爸开心地击掌而笑。

我疑惑不解地向爸爸刨根问底:“为什么纸会被烧掉呢?”爸爸呵呵一笑,缓缓道来:“照射在放大镜上的太阳光,会被放大镜全部聚集在一个点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大镜焦点。随着焦点上的太阳光越来越多,光线的密度越来越大,焦点上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当达到纸的燃点时,纸自然就会燃烧起来了。”

哦,原来如此!这一次实验真是有趣,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最新:一节梦幻的科学实验课优秀范例


哇哦咦一阵阵或惊叹、或感慨,又夹杂着疑问的声音充斥着礼堂。你猜我们在干什么?是来自宝岛台湾的老师们在给我们上科学实验课呢。

一上课,我就被老师幽默诙谐的戏剧性授课方式所吸引,空气大炮、大号吹风机、吹气球、干冰汽水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老师们生动的表演将我们带入梦幻奇妙的科学世界。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干冰造雾的实验,老师将干冰放入两个水桶中,不一会雾气就从桶中涌起、泛出、流淌,​整个场地宛如西游记中呈现的仙境一般,同学们在这清凉的雾气中早已按捺不住心里的兴奋,现场一片欢呼雀跃。坐在前面的同学更是爬上讲台,有的试图抓住这缥缈的仙气,有的干脆盘腿坐在这惬意的雾气中自得一份神仙的逍遥快乐。原来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得很快,空气温度降了,它对水蒸气的溶解度变小,水蒸气发生液化反应,放出热量,就变成了小液滴,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仙雾。老师们通过与我们的互动交流,教会我们如何运用眼、耳、口、鼻、手在科学的世界里去观察和探索。此时,我觉得伯努利原理、玻意耳定律、干冰这些深奥的名词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更感受到科学原来如此神奇,又这么简单,还十分好玩。

仙气弥漫,人群喝彩,我被眼前这似梦似幻的科学盛宴所震撼、陶醉,更感动于同学们对科学神奇的向往和对神奇背后原理知识的渴求,这才是促进科学知识不断普及和发展的动力啊。

我会永远记住这节梦幻的科学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