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腊八节,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八节
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腊八也是个很特别的节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放学就约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着自制的冰车,女孩拎着个大篮子,一路小跑,直冲我们冬天的乐园村外大河边。
六、七米宽的大河冰冻结实,冰面光洁如镜,阶梯似的石头上流水结的冰,凸凹波纹如鱼鳞,疙疙瘩瘩,很是美观。男孩们放上冰车,有的跪在上面,有的两人坐一起,双手冰钎一凿,哧溜一声,滑的无影无踪。女孩也不甘示弱,从河边找上薄而大的石块,再用双手捧上几捧背阴处没有化的积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块坐上去,推吧。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阵冲向前,有的原地打转摔倒,有的冲出不远屁股下的石头早已不见踪影,四脚朝天,任凭后脑勺被磕的有点闷疼,依然会找一块更大的石块,大伙像串糖葫芦,一个一个拽着前面人的袄后襟,齐声令下,一起使劲,还是不到几步,东倒西歪,人仰马翻,脑勺着地,玩的起劲的我们根本没在意冻的通红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静而空旷的山涧回荡着顽皮的欢声笑语
天色已晚,兴致未尽的我们匆忙各自赶到上游(为的是干净),用石块砸上几大块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块稍做敲凿,像娃娃,像动物载着满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热气哈着冻的发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欢闹嬉戏
腊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端上妈妈做的红红的腊八粥,跑到院里,抢着去喂昨晚放在每个门口两边的冰凌人儿,用红色的豆子给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儿,心里别提有多美
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尽管没了孩提时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
精选阅读
小时候的我作文大全
小时候,我胆子小,很怕晚上一个人在家。可偏偏那时候,晚上妈妈经常上夜班,平时爸爸陪我,但每到星期日晚上爸爸都要去学校开会,一般八点才回来。
那个时候,邻居家没有小伙伴。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家看电视,可好像我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躲着我,好无聊啊。有时天花板上沙沙地响,像只老鼠在跑,在啃东西。听到这声音,我胡思乱想,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遇上刮风下雨,打雷闪电,门窗被大雨打得很响,外面电闪雷鸣,像是在故意吓我。而我就被吓到了,心里想到故事里妖魔鬼怪来之前,都是这番景象,我就怕极了,极力安慰自己这是人们编出来的故事。打雷了,我又不敢打开电视机,因为爸爸妈妈每当听到打雷都会去拔插头,说是雷会把电视机打坏。我天真地想,电视机在房子里,外面的雷怎么会把电视机打坏呢。但我还是照做了。
有一次,我又如往常一样一个人在家,等啊等,等爸爸回家,一边看钟,一边想时间过得好慢,越想越害怕。便拿着钟坐到沙发上去等了,等着等着,恐惧和疲累使我睡着了,醒来时我躺在床上,天也已经亮了。
到了后来,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天花板响动,是楼上的人在活动;打雷、刮风、下雨是正常的天气变化。
最新:小时候,我的愿望(通用)
小时候,我用树枝在院子画了许多愿望,画下淘气、好奇,与梦想。
我问过聪明的星星,流浪的蒲公英,长大的路有多长。
可是,现在的我已成为少年,我不能再像以前贪玩了,因为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学习需要努力。再贪玩就会成绩差。每次在家写作业都会想到小时候的玩耍的事
望星空,问月亮,问太阳,看蓝天我好想再回到小时候:陪妈妈睡觉,和爸爸玩,和朋友骑小自行车,这多么天真、美好的时光啊!可是我已经长大,不能在回到小时候
天使是我小时候的梦幻,我有什么愿望就会和她说,天使,我还不知道她存不存在,可是我真的还想和她许愿望,因为我想去小时候看一看,看以前的朋友,以前的家,以前的商店,以前的小动物,以前的山
天使呀,天使。你帮我实现愿望吧!
介绍腊八节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习俗,今天我给大家来讲一种我们中国的习俗腊八节。
腊八节这天家家都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以往我们家都是买腊八粥,去买时没有了,所以我妈妈今年要在家里煮腊八粥。
妈妈叫我把红豆、黑米、花生、莲子、红枣,洗干净,放在盆里,对不起,我忘了要把米和干果分开洗。
开始做了,妈妈说:要先在压力锅里放大半锅水,等水开了,把米和干果放锅里,过几分钟放里一把芝麻,等水开了再过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腊八蒜,就是把蒜放入咸菜坛里,把醋和一些水(水不要放太多),放里一些花椒把这些放了作料得水烧开冷凉,倒入咸菜坛里封上口放在外边。到了。大年初一吃饺子时捞出来,酸酸辣辣的可以让你多吃几个饺子。
今天,我给你说的中国习俗你学会了吗?以后我还会给你们一起说一些中国的习俗。拜拜!
推荐:小时候的我作文大全
金色的童年像一望无际的沙滩,但当你走完它时,回头一瞧,却会禁不住感叹它的短暂。而童年的趣事,就像沙滩上的一个个贝壳,毫无瑕斑。今天,我就捡一个讲给你们听听。
有一天,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知了似乎也嫌热,拼命的叫着。我拿着妈妈给我的零用钱:一枚一元钱硬币,兴高采烈地到小卖部买了一根我最爱吃的小布侗。刚拆开包装纸,姑姑就摁响了门铃。珺珺,姑姑正口渴着呢,给我咬一口!我看看手里的冷饮,既不情愿的递了过去。姑姑张大了嘴,一下子咬了三分之一的冷饮。Thangkou!姑姑笑着说。呜我却像触了电似的哭了起来。珺珺,怎么了?妈妈走过来,问。呜姑姑一口就咬掉这么多冷饮,再咬三口,我就没得吃了!呜我回答道。哈哈哈,珺珺,姑姑说的‘Thankou’不是三口,是英语里谢谢的意思啊!好了珺珺不哭了,我不会再吃三口的,你吃吧!妈妈听了事情的经过也哈哈大笑起来。我却哭的更凶了
而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了,明白了Thangkou的意思。每当我读到它时,总会想起这件事,有时还忍不住会笑起来。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天真无邪的。回想起童年时扎着两个羊角辫傻傻的样子,还真觉得有些可爱。童年时因为无知,因为好奇,因为天真,因为调皮做出的傻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腊八节忆粥
是一朵花,每年都会开得不同。时节,家家都该吃上一碗粥吧。虽然,在我对粥的回忆里,这朵记忆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离,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迷雾给遮离住了。可是,再对往事的渐渐追溯过程中,它却慢慢的盛开了。
确实,湿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腊八粥是再好不过了,那温暖,是会从心底笃笃实实的漾出来。
可,最初知道腊八粥,是从冰心的一篇怀人文章中。她说:腊八粥中须有十八种干果,代表十八罗汉,是纪念先人的一种祥和食品。她的是1930年腊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腊八粥以示缅怀。从老人那冰清温婉的笔调叙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与回忆之美。
其实,即使不用十八种干果,腊八粥的主料和辅料也甚为复杂,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黄米,赤豆,粟子,红枣,粥成后还需有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这样丰富的搭配,在小时的家里,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寻觅得到的。即使现在,做这样一碗粥也常需费一番心力。
当我提起腊八粥时,是站在一种别致的角度,置身于一个完全笃实的环境之中。于是,一,我的记忆里弥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实,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从没有过过腊八节的。所谓的粥,就是最简单的白米粥,而那米,过来人都知道,得经过好一阵挑拣,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净,才会上锅。所就菜,不过是一些咸菜、酱菜之类的。再好一些,不过是粥里加些红豆、赤豆之类的辅料,调节一下。但是这种简单,却是能见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精选:腊八节喝腊八粥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晚上,爸爸用红枣、莲子、红豆、花生、黑豆、麦仁、百合、香米等八种材料熬了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
妈妈把粥盛好,放在餐桌上。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划了几下,好让它凉的快一些。然后,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放在嘴里很快就融化了。我对爸爸说:爸爸,你熬得腊八粥可真好喝啊。爸爸说:你喝下了这碗腊八粥,就会幸福吉祥的。听了爸爸说的这些话,我感觉特别温馨、幸福。
赞皇陈村腊八节
赞皇县邢郭乡陈村举行了传统腊八节民俗船会,来自7个县的文艺团体和祈福游客5000多人参加了这一春节前最热闹的文艺汇演。
腊八响,陈村街里闹排场,一眼鼓,一眼杠,拉碌碌在后边扛,男女老少喜洋洋。这是陈村老人小孩都会唱的从久远年代流传下来的歌谣,这里说的闹排场就是腊八船会。汇演当天,旱船队伍早晨七点就扭了起来,走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把祝福送给每一个村民和来客。旱船的造型独特、五彩缤纷,上面装饰有巧夺天工的剪纸、惟妙惟肖的纸人船夫和如临其境的亭台楼宇,每一个细节都透射着民间艺人的精心和惬意。赵县的舞狮,元氏东正的抬杠,高邑北蒲底的牛斗虎等外地民间队伍也自发加入到汇演当中。
如今,由旱船牵头的陈村船会已经发展成了多种民间艺术共同参与,四方百姓和谐共处的民间文化艺术盛典。65岁的李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俺们这是新社会的旱船民艺大汇演,是祝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又好看又振奋人心啊。
